明天就是平安夜了。應個景兒,寫一點兒在法國過圣誕時的所見所感,故題為《埃菲爾鐵塔下的圣誕節》(所有圖片來自網絡)。
關于宗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傻傻分不清楚。
對于這個問題,我曾經糾結了很久。其實,有些概念在傳入中國的時候,被人為的混淆了。簡單說,基督教是耶穌他老人家在猶太教的教義基礎上創立的,天主教、新教、東正教都是基督教,是基督教的三個主要教派分支。中國人對這幾個概念更容易混淆,是因為在我們國內,雖然主要以新教為主,但我們在稱呼的時候習慣上直接稱基督教,忽略了新教只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教派。于是你便經常聽到有人說“我信天主教,他信基督教”之類,其實他想說的意思是“我信天主教,他信新教”。信仰天主教的典型代表國家有法國、西班牙等;信仰東正教的典型代表國家有希臘、俄羅斯等;信仰新教的典型代表國家有德國、英國等。
如果我們對歐洲歷史感興趣的話,就會發現,歐洲的歷史就是一部宗教史,政治斗爭、戰爭、宮廷政變等等只是一個歷史的外在表現形式,宗教更多的是歷史事件的內因。如果你不了解基督教的歷史沿革,你就沒辦法讀懂歷史的發展方向。同理,如果你去盧浮宮參觀,那些美輪美奐的繪畫、雕塑,幾乎全是《圣經》里的故事,如果你不了解基督教,就沒辦法理解這些藝術品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內涵。宗教對歐洲歷史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法國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的活動場所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新教堂和東正教堂其實從外觀上面比較好區分。新教堂感覺比較樸實無華;天主教堂和東正教堂從外觀看上去就比較雄偉宏大。我們常說的哥特式教堂,就指的是天主教堂,往往從外觀上看,有高聳的尖頂、密密麻麻的石雕和鑲著彩繪玻璃的玫瑰花窗。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有巴黎圣母院、蘭斯大教堂、沙特爾大教堂(也有翻譯為沙特魯大教堂)等,各有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拿破侖加冕之地,又因為雨果的同名小說而聞名于世,距今有850余年。她穩穩的佇立在塞納河的西提島上,旁若無人的看著塞納河在她身邊緩緩流淌,見證著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的興衰跌宕。每年的平安夜,這里都有盛大的宗教慶祝儀式。
蘭斯大教堂位于著名的香檳葡萄酒產區香檳地區的蘭斯市。蘭斯大教堂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國王克洛維加冕的地方,并由此成為法國歷代國王加冕之地。
沙特爾大教堂位于法國中央大區的沙特爾市,是集羅馬建筑風格與哥特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天主教堂,建筑風格獨特,彩繪玻璃精美絕倫。
我們有春節廟會,歐洲有圣誕集市
在法國過圣誕節之前,我根本對圣誕集市沒有什么概念?究竟是個什么東東?第一次逛完才知道,這就是俺們的春節廟會么!
法國的政府部門一般十一月就開始搭建圣誕集市的場地了。一般是在某個廣場上,水電都通好,統一的一個一個木板房也會提前搭建好,只等各路商家前來入駐。之所以跟我們的廟會類似,你看看圣誕集市上都賣什么東西就明白了。俄羅斯的伏特加,德國的香腸,法國的熱紅酒(葡萄酒加八角等大料煮的),意大利的披薩、葡萄牙的海鮮飯……當然,不只是吃的,還有各種小商品(估計全是來自于偉大的義務):俄羅斯的套娃,荷蘭的風車,中國的燈籠……除此之外,溜冰場,旋轉木馬等各類游玩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巴黎最著名的圣誕集市是香榭麗舍大街的圣誕集市。從凱旋門到協和廣場,沿著香街兩側,鱗次櫛比的排滿了大大小小的小木板房,每個房子上都點綴著閃爍的圣誕彩燈,人們帶著圣誕帽,在一家家商鋪門前流連忘返。
跟我們一樣張燈結彩
圣誕期間,還有一個看點就是各條街道上的圣誕燈飾。如果我們過春節要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樣,歐洲人也會用各種顏色、各種造型的彩燈來裝點他們的節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彩燈是一個重要景觀。只是,近年來由于經濟不景氣,原本也極盡奢華的法國人,沒有了奢華下去的底氣,香榭麗舍大街的圣誕彩燈變得越來越沒有創意。
圣誕期間,著名的購物商場老佛爺,也是人們流連駐足的地方。只不過這次不是購物,而是參觀商場精心設計的外觀燈飾和圣誕櫥窗。圣誕櫥窗往往是小朋友們的最愛,因為里面穿著各種名牌服裝、挎著名牌包、帶著名牌飾品的小人們全是電動的,可以做各種可愛的動作。這已經成了老佛爺商場每年圣誕的“規定節目”。
其實,真正到圣誕節那天晚上,大街上根本沒有什么人,跟我們的年三十兒晚上一樣,大家都躲在家里,合家團聚,共同度過這一年最重要的一個夜晚,迎接新的未來。
就寫這么多吧,希望大家喜歡,祝大家圣誕快樂,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