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家人比作一場戰火里的器物,代表各自作用。
爸爸:滅火器
媽媽:報警器
大兒子:火藥包
小兒子:點火劑
森林重地,禁止玩火的警示,點火劑視而不見,傷疤好了立馬忘記了痛,自動忽略火氣包的威力,常要試火耍一耍。
點火劑的機制非常靈敏,一絲輕視嘲諷的風輕輕吹過,一點不屑眼神的灰吹來,都會自動加氣,然后啟動點火模式。肆無忌憚地啟動沒有半點新意的的語言復讀功能。
點火劑常想不通以下幾點:
1.火氣包對抗不了我的語言攻擊,為什么不肯認輸?不是說好約定,動口不動手嗎?
2.你們為什么不想想我的感受?受氣了,我何處出氣啊?
3.難道你們不理解我打不贏的情況下,僅能用語言攻擊嗎?
說辭是振振有詞,不容不二的質疑。
火藥包對待語言復讀功能沒有對應的語言復讀功能,他有河東獅吼之威力在助跑,再自動啟動火藥包燃燒模式。這時點火劑慌了,露出驚恐之色,免不了傷人傷已的模式。
火藥包對待生活常事不喜多言,還能理所當然的忽略(被子不折,他說晚上要睡啊;水在地板上流淌,他說水會干啊;水晶彈滿地不掃,他說這種子彈沒水就消跡)。
對待生活湊合著過唄……火藥包對滅火器提醒有言,點火劑自倚年幼不懂事,有時顯現橫行霸道之色,滅火器如果一再縱容,令其不分是非,將來到社會被打,不如在家好好教育。上述之話快速說完之時,還要送上一個犀利眼神,加重不滿的感情色彩。
報警器裝置一拉響,聲音刺耳難聽,當這個戰火激烈時都會有目共睹,報警器純屬多余,只會讓戰火更加熱鬧。此時點火劑明顯處于弱勢被欺負,心痛不已;又看向火藥包,正不是自已理想的樣子,焦慮不已;這完全使報警器智商瞬間為零,問世間修養該為何物,修養正是在心痛焦慮之時,也能回歸冷靜,理性思考。
報警器升級高級版,要把戰爭消滅在搖籃里,奏響之時該來一曲輕松愉悅的音樂。
那該有多好啊!
家中滅火器對待火藥包常是冷處理,不過分關注,不過分期待,自然沒有說教沒有責怪沒有抱怨,有意無意說一些不痛不癢的閑話,閑話又未修煉到家,一聽就有引導之嫌疑,可他們愛聽滅火器一邊笑意盈盈一邊娓娓道來的圍爐閑話,有時覺得此人無才勝有才啊,一個個樸實的故事能說得引人入勝,左右拉著他的袖子要他繼續繼續,不要停。
滅火器還有一個殺手锏,火藥包減分,點火劑加分,戰火有人主動退讓自然消停。火藥包累計到一定分數,一到晚上名正言順地讓火藥包挨手板子。火藥包白天傲氣十足,頂嘴厲害,看火藥包被打有時有一種過癮的感覺。這時他還會一邊狡辯一邊伸手受罰,受罰再疼強忍著,仍是一幅無所謂的樣子“打得這么輕,一點感覺也沒有,真是的!”只有點火劑被打手板疼時,推波助瀾地就有好戲看了,一邊含淚一邊拿起衣架大喊:“正當防衛,我覺醒了,敢反抗,不犯法。”滅火器和點火劑又是一番糾纏,最后點火劑多少有一點甜頭舔,板子沒有打那么重吧,數量不能少,火藥包在旁盯得緊……
有時想一想火藥包,性格剛強,愛逞強。也就沒有好好夸夸他,沒有用欣賞又喜悅的眼光看看他,也就養成了這樣性格。必竟他只是一個孩子,多包容多理解多尊敬多信任,火藥包自然就會卸下“火藥包”,一切都會變好的。
周末一晚,滅火器剛外出作為釣魚看客時,新結識一位高徒,心里遲遲放不下,吃了晚飯,必須還要親臨魚場手把手傳授兜底的釣魚之術,盡到師傅之本職,此人真是高度負責,值得信賴。
晚上10點未歸,正好火藥包要打電話問滅火器其他之事,報警器要火藥包順便問一下,滅火器什么時候回來。
這兩位孩子的反應始料未及。
火藥包:這需要問什么,爸爸沒有一點自由嗎?考慮一下他的感受好嗎?你這個時候在外有事我們會打電話催嗎?真是的……
點火劑:你不曉得爸爸天天上班,沒有一點自由,從來就沒有一個男孩子的快樂,你要讓他高興高興。
火藥包忽覺兩人聯手教訓報警器,架勢太逼人,怕我受氣,起身抱抱我說,媽媽,我們也懂得你的感受的。
點火劑:生氣的女人長胖的啊。
我一驚,傻兒子們,我的心胸怎么會如此狹隘呢?太小看我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