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在翻閱兒子的雜物時,在一個本子里看到一張紙條。紙條上,歪歪扭扭的寫著幾行字,第一行大字是用毛筆寫下的,“這是媽媽的信”。第二行寫著“這是我第一天快樂的一天”,我想他是要說,這是第一個讓他感覺到快樂的一天。那么這一天為什么這樣快樂呢?接下來有三行字,這樣寫道:“在家里,我做完作業,媽媽就和我玩兒。有的時候玩球,有的時候玩兒毽子。可開心了。”
這張字條應該是我兒子在一年級的時候一個周末寫下的。看到一個孩子,這樣的心聲,讓我不禁想起,曾經忙碌工作的我。自從生了兒子之后,產假休完,就開始擔起了初三語文的教學工作。都說女人生孩子就會傻三年,說真的,那個階段,我幾乎不知道怎樣去上課,不知道上課的流程,甚至頭腦里有許許多多的語文知識都遺忘的不知去向。為了不耽誤帶的學生,除了加強班級的管理認真批閱學生的作業之外,更多的加強了自身的學習。自費購買并學習相關的參考資料,強化閱讀豐富自己的頭腦。有時因為學校事務一多,就要把工作帶回家。研究第二天的課,應該怎么上。查閱課上涉及到的一些知識,思考需要哪些課外拓展內容進行補充。由于初三的學生就要加班加點,老師自然就不能放假。這樣就很少有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了。
我們常常以為,孩子只要有人看管,有人帶著就沒問題。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我兒子小的時候并不缺少親人的陪伴。那個時候,有爺爺奶奶悉心的照料,還有疼愛她的姑姑,每天帶著他出去和鄰里的小孩去玩耍。本以為這樣孩子就會很快樂。
事實上,在孩子的心里,其他的任何親人都不能取代父母給予她的陪伴。在他的心里,父母才是他最愿意親近的人,才是他幸福的源泉和依靠。
在孩子留下的字條中,我們看到簡單的玩玩球,踢踢毽子,就是讓孩子最最開心的事情。并不在于你的活動有多么精彩,有多么豐富,只要你,參與到孩子的玩耍中,孩子就會覺得你在乎他。讓孩子感受到:在你的心中,孩子是最重要的。他感受到了這一點,內心就會充滿無限的快樂。
讓孩子最開心的事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
02
一個表姐的孫女一出生,因為沒有奶,就由表姐來帶。這個孫女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表姐來負責。后來由于兒子和媳婦感情的問題離了婚,表姐責無旁貸的成了孩子的監護人。一步不離的跟在奶奶身邊的孫女,生來也很乖巧懂事。奶奶對待孩子,更是疼愛有嘉。吃的和用的從來不吝嗇。孩子慢慢的長大,去年已經上了一年級了。表姐卻犯愁的說:孩子常常嘆息,甚至在邊坐著發呆,有時直接和表姐說自己不開心,說別人都有爸爸媽媽,自己卻沒有。
其實她的爸爸媽媽,也會隔三差五的來看她,并且每次都大包小包帶來一堆東西,別的孩子有的,她一樣不少。但是孩子依舊不快樂!
所以孩子開心的事是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