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騰沖一點都不陌生,尤其是和順古鎮。但我只去過哪里一次。
然而第一次卻沒有陌生感,只有一種隱隱約約再相見時的感覺。
哦,可能你還不知道騰沖在哪兒,更不要說和順了。或者很大一部分人呢,知道和順古鎮,卻不知道騰沖。
和順古鎮在云南保山的騰沖,是作為騰沖旅游文化的名片被推廣,是著名的僑鄉,曾經入圍全國十大魅力名鎮并榮獲唯一的年度大獎,有文化藝術價值的古民居建筑,也蘊育了中國現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喜歡把一個地方的歷史扒出來復制粘貼上一大段,感覺自己很懂一樣。我更喜歡說自己在路上的經歷,因為那些東西一直都在,而我的經歷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已經點到了這里,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閱資料。
我第一次聽說騰沖,是因為讀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關系還不錯的同學家就在這里。那時候,每次和他去食堂吃飯,他都要把想念騰沖鉺塊掛在嘴邊,耳濡目染我也就向往這里。
后來在網上看到騰沖的銀杏村,我的內心一陣沸騰,按耐不住的想要去這里拍下令自己感動的瞬間。
我一直相信,有些地方,即使你沒有去過,只要隱約聽到或者看到,就也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你,就好像你一直向往大理洱海,向往西藏納木錯一樣,那么騰沖對我而言,大概就是這樣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問我云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大理麗江香格里拉廣為人知的地方,我還會說要是時間足夠,去騰沖走走吧,或者西雙版納普者黑,又或者紅河哈尼梯田……
其實,我之前是沒有特意計劃過要去騰沖旅行的,當時是參加了一個環駕項目,有幸偶遇,然后到了這里。
G320(國道)從上海一直修到了瑞麗,我們從南京出發,跨國安徽,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幾個省區,連綿數千公里。
從南京直奔瑞麗的時候,也是路過了保山,只是我們的出發點是瑞麗,后來因為中緬邊界,原本計劃要走的路線不讓走了,只能繞到騰沖前往怒江。
同行一個攝影師的表哥在瑞麗那邊做緝毒警察,也是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然后帶我們吃了最正宗的景頗族手抓飯,講了自己親身經歷,也算是真實版的“邊境風云”。
總之,在瑞麗的日子吃喝玩樂還是蠻到位的,應該說是一座“臟腑雖小,五臟俱全”的邊陲小鎮了。
從瑞麗一個不知道名字的縣城出發到和順的路上,一開始走的都是土路,是在陡峭的山壁上修建出來的,坐在車里,向外望去,身下的懸崖真的是深不見底,溝壑縱橫之中,只聽見滇西的狂風呼呼的吹,凄厲的回旋在耳畔。
車上有人開玩笑說,要是我們從這里掉下去,光滾下去都要滾好幾分鐘了,引得大家大笑了一場,擔心害怕的氛圍瞬間少了很多。
路上有一小段路程,透過車窗呼嘯的風,好像依稀可以看見著名的怒江,從很遠的地方游來,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大橋,又向遠方游去,聽說怒江的水最后是會流入到印度洋中,而這個時候,我想起了幾個“印度洋的眼淚”字,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騰沖的旅游,歷來都是比較火的,也許應該歸功于電影電視,那些大張旗鼓的宣傳滇西抗日的場景。就像很多人沒有去過騰沖都知道的一句廣告詞:“游萬年火山熱海,走千年古道邊關”。
當然,也不完全是這樣,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現在的人們,生活都慢慢變好了,有空就想要出去走走。
到騰沖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然后不想留在縣城里面,就繼續趕往和順。
不經意的看到和順古鎮的夕陽西下,便不由自主的“哇”了一聲,我們都停下來,就坐在古鎮的對面,面前有大片大片的水稻,雖然還沒有成金黃色,可是相當的興奮。
古鎮依山而建,臨水而居,錯落有致,民居環山而建。從這里開始道理都是由青石板鋪就而成,縱橫交錯,猶如小鎮的血脈。一條小河繞過古鎮,在這里迂徊成一個天然的湖塘,塘水清澈見底
安寧靜謐的古鎮仿若世外桃源一般。我們在田間游走,嬉戲玩耍,一次又一次的按下快門。再后來,隨性坐下來,安靜的看著它逐漸消失在視線里,然后又是古鎮的華燈初上了。
本來就沒有打算來這個地方,那一切際遇都按順其自然的方式來吧,也許這樣也會有很多的驚喜。
包括住宿,是我們在路邊坐著吃西瓜的時候,一個阿姨問我們有住的地方嗎?剛好也開始下起了小雨,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還沒有呢,她問我們去不去她那兒住,我們也答應了,就跟著她的小電驢后面到了客棧。
走進古鎮,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各種燈光淡淡地普灑在紅磚綠瓦上或者那眼色鮮艷的樓閣飛檐之上,給眼前這一片繁盛的古鎮晚景增添了幾分朦朧和詩意。
人還是蠻少的,一種寧靜的氣味鋪面而來。也許是因為雨越來越大的緣故吧。
往客棧的路,一直是上坡,還繞了很多巷子才到,進去的那一瞬間感覺還蠻不錯的,兩層木質閣樓,加一個小院子,就是房間里面有點濕。
老板地地道道的當地人,招呼我們坐下,然后開始泡茶。聽說我們要拍東西,然后給了我們很多建議,而且還說可以給我們做一道特色菜,材料我們自己去買。
在此之前,我雖然知道騰沖,也知道和順古鎮,但是我確實沒有聽說過土鍋子這樣一道菜。也許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每次一說到吃的東西都忍不住想去嘗試。
第二天,和順古鎮的第一個黎明,大家肚還在熟睡,天剛蒙蒙亮,我一個人就拿著相機躡手躡腳的出去,也不知道往哪兒走,不知不覺到野鴨湖畔。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微風拂煦,野鴨湖微波粼粼,柳枝輕輕搖擺,哇,空氣真好。
然后趕回去,和老板娘一起去買材料。這里的清晨很熱鬧,很多當地人在這里擺東西,一條長長的街道被人群占滿,水泄不通。
我們快速買完返回客棧,老板娘不讓我幫忙,然后自己和女兒開始在廚房里忙碌,兩個小時后,期待已久的菜做好了,非常的特別。
騰沖土鍋子是騰沖當地的火鍋,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菜肴。
有特點的是,騰沖火鍋不使用金屬火鍋,只使用騰沖城郊滿邑村燒制的土陶火鍋,講究慢火慢煮,因而菜味鮮甜醇和。
騰沖火鍋過去多在春、秋二季到山野掃墓祭祖時食用,現已不受時間限制,成為日常宴客用餐。吃火鍋時,十人八人圍成一圈,或在山野,或在家中,歡聲笑語,氣氛熱烈,感情融融,正像那蒸騰著熱氣的火鍋一樣。
有幸吃到客棧老板做的比較純正的土鍋子,也是回味無窮,或者說吃到了某一種細膩的家鄉菜的感覺一樣。
吃完飯,也不知道老板怎么了,就說要給我們當一天的免費導游。沒想到,是有條件的交換,要求是我們拍的視頻里要有他家的客棧,答應了,有點來者不拒的意思了。
然后就一整天都在古鎮里晃悠,和順古鎮的魅力和精華,在我看來當數這里的古建筑和民居,或雕梁畫棟,或青瓦灰墻,每一棟樓房都像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里的民居多為合院式建筑,一般由正房、廂房、廳房、照壁等基本元素構成。
途中也會路過各種祠堂,當然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依河而建的洗衣亭,感覺在演繹一種豐富多彩的“河文化”。
這里的賭石很出名,不過我沒有參與,因為我來這里并不是為了什么賭石,或者萬年火山之類的。
我什么也沒有準備,就是很自然的到來。
如果非要問我為什么喜歡和順,
我認真的我想了想,大概是因為同其他古鎮相比,和順好像是多了些大氣,卻又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些文化古韻,自然少了些喧囂熱鬧。
這里的美和靜,不多不少,感覺一切都剛剛好。所以我來到這里,除了參觀景點、觀賞建筑,也可以用閑適、安然得生活態度,卸下壓力,愜意的小住幾日。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我感覺,也許你去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每個人在同一個環境下的經歷,心情……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感受當然也不會相同。
這些年,我走過很多地方的橋,看過很多地方的云雨,去過許多地方的小鎮,觀賞過很多的老房子的安然,輕輕的踩踏過很多地方的青石板小巷,也被許多地方的美景迷醉過……
當第一次來到這個古鎮的時候,夢似乎找到了棲息的地方,也就是想要在這里慢慢變老的欲望有感而生,不過我知道自己還是會走,離開繼續自己等我旅途,可是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有些地方,來過便足矣。
希望有那么一個地方,總有那么一點陽光,一點點就好。
愿我們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愿你我一生心安寧,愿我們都各自安好。
我是有備而來的路人甲——大萌,一個對世界上癮的二逼青年。如果我寫過的任何一句話,拍過的每一張照片,做過的任何舉動,曾在你的心里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和圖片,那就在下面點個喜歡呀,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來源,在此大萌深表感恩。
當然巧好你也喜歡我的話,我們可以互相關注,相互學習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