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工智能、機器人將逐漸取代人們的崗位工作是大趨勢,尤其是5G時代到來之后,可能會隨著萬物互聯、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但真正能對社會造成明顯的沖擊,依然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核心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突破性、決定性的進展,比如深度學習算法、相關傳感器技術等等。本文在此討論的主要內容并不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核心技術會在何時突破,以及需要哪些決定性的技術,只是假設如果所需要的核心技術突破,機器人能大批量上崗,將會淘汰下來數量眾多的從業者。如果被淘汰下來的人口占到社會人口的20%,30%,甚至達到了50%,或以上,會對社會造成什么樣的沖擊,將來的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子,會產生什么樣的巨大社會矛盾。
? ? ? 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帖子或觀點,認為在一種新的技術出現淘汰掉許多原有工人的同時,也會創造出數量足夠的崗位,以保持就業的穩定。我個人覺得這種觀點有些忽悠人。這種觀點在以前,從古代到近代到目前為止的時代或許沒什么問題,但在更遠的將來卻不一定。比如亞馬遜公司運用機器人技術淘汰掉大部分倉庫搬運工人,而因為機器人技術的出現,所產生的崗位:AI設計師、機器人訓練師、機器人檢測調試人員、AI程序員、傳感器設計制造、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通信等等,這些被淘汰下來的工人在經過培訓后能勝任嗎?這些新崗位顯然都是需要工人具備相當高的專業教育水平的,而原來從事倉庫搬運這種崗位的人,可能曾經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嗎?可能重返學校,重新接受相關的教育嗎?顯然不可能!而且這些新出現崗位明顯更適合那些正在學校就讀或者剛剛畢業或者正在從事相關產業的年輕人,而不適合被它淘汰下來的年齡偏大的、教育程度偏低的工人!
? ? ? 現在已有不少企業工廠使用了機器人,淘汰下來不少人,但這些被淘汰下來的工人并沒有對社會造成什么沖擊,因為至少現在這個時代他們還能找到替代的工作。但一旦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被超大規模應用上崗,那些被淘汰下來的人還能有多少可以選擇的工作機會?如果某一天機器人得以走上大街,取代大量普通工作,比如泥瓦匠、木匠、搬運工、清潔工、餐飲服務員、快遞員、售貨員、會計、司機等等,如果這種情況出現,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將怎么辦?不可能再去開家餐館,讓機器人進來吃飯吧!如果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發展到這一步,是不是意味著社會上將會出現大量無用人口?會不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沖擊?
? ? ? 我們不可能因為未來會出現的風險而停止技術發展,因為人工智能、機器人方面的技術潛力巨大,成熟運用會給社會生產力帶來跳躍式的提升,使我們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一種新的文明。作為普通老百姓,如果將來遇到這種情況,從而將有很多人無法找到工作維持自己生計的時候,我相信政府肯定會出面去解決這樣的事情。但政府將來會以什么方式面對社會上可能大量涌現的無用人口呢?僅僅只是發放補貼,而讓這些人口閑置,肯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想想如果大量的人口天天閑著沒事干,找不到工作,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只能靠政府養著,沒有價值,并且肯定會被擁有工作的人群鄙視,因此會變得沒有尊嚴,如果這些狀況持續下去,他們會變成什么樣子?會不會做出對社會不利的事情?即使再培訓上崗,這些人群也難以勝任技術崗位,如何讓這些人有尊嚴地生活下去,將會是未來社會需要面對的一個巨大難題。
? ? ? 我的想法是,如果機器人技術真發展到了這一步,那么我們現有的經濟運行方式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革,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再是追逐GDP,人們工作的目的也可能不再是追逐金錢。大量公益性、服務型崗位將會出現,這些崗位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也不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多地依靠人們的感性能力。科技企業的稅率將會被逐步提高,以支撐整個國家大幅度增長的公共事業。經濟發展的方向也不再是追逐GDP指標,而是轉而追求社會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