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們一樣,看劇,是為了多接觸,多深化一些有用的或者新鮮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是為了爭吵。)
我的前半生。
其實一開始沒打算看這部劇,有天師父問我看過沒有,要寫一篇追熱點樓盤的軟文。
西拼東湊寫完前后宣發(fā)給師父,不得要旨。
反倒引起了我對這部劇的興趣,關(guān)鍵是有靳東。
劇里最大的轉(zhuǎn)折便是唐晶和賀涵分手去了香港后,男女主日漸生情。
誰能想得到高冷多金近乎完美的男人會愛上一無是處看著還很討厭的女人,唐晶尤其想不到。除了劇情想得到罷了,因為開頭男女主吵架的伏筆埋得太深過平常,為幫閨蜜用勁過猛的鏡頭太深過平常。
亦舒說,世事往往如此,想回頭也已經(jīng)來不及,即使你肯淪為劣馬,也不一定有回頭草在等著你。
曾經(jīng)我和敏也討論過一樣的問題,要是同時喜歡一個男人會怎么辦,我們都哈哈地說,那就都放棄。雖然天真,卻真情實意。
現(xiàn)實中的防火防盜防閨蜜,如果你肯定永遠(yuǎn)不會在你身上發(fā)生,那么也不會在你閨蜜身上發(fā)生。
唐晶和子君,是過猶不及的例子。
唐晶和賀涵,是十年之癢的落差。
俊生和子君,是劈腿無情的奇跡。
而唐晶,是女強人和愛情的矛盾體。
賀涵,是時空之外現(xiàn)實中卻為零的最好歸宿。
劇本,總是高過現(xiàn)實,卻又來于現(xiàn)實。所以才能引起巨大而厚重的共鳴。
在唐晶全力以赴幫子君甚至不分日夜動用自己男朋友去幫忙時,我看到的全是友情,不是愛情。
在唐晶和賀涵為工作較勁只談工作不談感情只談戀愛不談婚姻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場悲劇。
全劇只有子君和俊生是真實的,也是作死的。
從右眼跳災(zāi)開始,沒有人逃脫。
“結(jié)婚與戀愛毫無關(guān)系,人們老以為戀愛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結(jié)婚,卻不知結(jié)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jié)婚,簡單得很。而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所有主角,至始至終,都只是在證明這句話而已。
其實每個人,都難以用一套價值觀定性,時間是流動的,人身上的變化也不是固定。朋友會變,愛人會變。
只有奉為信仰以最命名的感情,對自己最為忠誠,但卻絕不是愛情。一見能鐘情,一別鬧幾出,何談永遠(yuǎn)?大不過一句只談當(dāng)下,是對人本性的寬慰。
劇中最扎眼的臺詞,莫過于描寫替代品的那句,大致是說,一段感情可以任你作的時候,是還沒有替代品的時候,人不是怕失去,而是怕失去后沒有更好地替代。
我們常常把感情洶涌化作不可替代,對我來說,你不可替代,是這世間最好的告白。心里有不可替代的人,是來這世上修行最好的饋贈。
匆忙中追完這部劇,今天看了42集,竟然就是最后一集,觀眾在彈幕上各種罵。
大概是編劇覺得這樣子結(jié)尾,不會太傷害主角們各自的真心吧。
畢竟每個人,都在努力生活,努力詮釋和救贖自己的前半生,前半生的前半生。
我就是很喜歡這樣的我們。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