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特別混亂,今天天氣特別舒服,適合讀書,所以把這一個多月來讀過的書,整理一下,希望能稍微清醒點。
1.司藤
尾魚的兩本小說都重新再版了。《怨氣撞鈴》改成了《撞鈴》,《半妖司藤》改成了《司藤》。基本上也就是把名字里面不該在社會主義社會出現(xiàn)的東西都刪去了而已。
總的來說,我還是喜歡尾魚的,作為網(wǎng)文來講,文筆和情節(jié)都足夠,腦洞足夠大,又沒有大到讓你想翻白眼。
這部《司藤》里面的腦洞除了在“半妖”這件事以外,還有些什么“妖的精神分裂”,然后各種妖和人的宮心計啊之類的。
尾魚這兩部小說基本脈絡(luò)都一樣,一段旅途中,男主角被迫或者被責(zé)任感驅(qū)使一路追隨女主角,最后愛上女主角,而且在這之前,男主角一定都是有自己喜歡的另一個姑娘的,這個姑娘最后多半會加入“為難女主角九九八十一難”豪華套餐,但是男主角就是喜歡女主角,即使這個女主角不怎么傻,不怎么甜,但是美且獨立,御姐款,你值得擁有。
最起碼,在女主角的性格方面,三觀相當(dāng)正,總算是拋棄了傻白甜,遇事情只會瞪眼睛擦鼻涕和撒嬌的小公舉。《司藤》不如《怨氣撞鈴》,但也算是不錯的網(wǎng)文。
2.霍亂時期的愛情
這個已經(jīng)寫過長篇書評了,不贅述了。
關(guān)于那篇書評,我的意思是,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可以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但是我們卻抱著“如果他真的愛我,那么等一段時間又怎樣呢”這樣的心理,而選擇暫時分開。
我們覺得,真愛可以經(jīng)歷時間的檢驗,可以經(jīng)歷短暫的分別。事實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這樣。我們可能經(jīng)歷分別,仍然能夠重逢,但也可能不會,可能我們會就此分道揚鑣,牽上別人的手。這樣不是不好,就像費爾明娜和醫(yī)生,這一生的相伴不是不美好,只是這份相伴背后是阿里薩五十余年的傾心等待,這對于阿里薩未免殘忍。
童話故事里的,愛情小說里的結(jié)局,多數(shù)都帶著傳奇和夢幻色彩,就像《霍》,看多了這類故事的我們相信,只要相愛,經(jīng)歷五十年,六十年,我們?nèi)匀荒軌蛳鄲邸5覀円餐浟耍绻婚_始,費爾明娜就和阿里薩在一起,這份相守根本不需要經(jīng)歷五十三年的等待,就能夠?qū)崿F(xiàn)。這樣可能會更好呢?
3.收山
我一開始以為這個作者常小琥是個女的(可能是受了黃小琥的影響。sorry.....),所以一直覺得奇怪,總覺得一個姑娘不能寫出這么北方大老爺們的小說。后來看見作者留著大胡子的模樣,內(nèi)心疑惑豁然而解。
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有個友情提示,記得備好餐巾紙。(麻煩朋友不要想歪:))這是一本關(guān)于北京老飯莊的變遷歷史的小說,整本小說各種關(guān)于做菜的描述簡直讓人口語流三丈,就連對于人物的描寫,都全部跟食物有關(guān)。我每次看這本書之后,都會莫名地餓,這可能是我又胖了的原因吧。
肉片被他輕描淡寫地劃進鍋里,轉(zhuǎn)眼間,桂花開,像是揮抖水袖的奇女子,戲出白色綢絹。水袖變成鵝黃的照晚殘云時,老人眼到手到,即刻撈出,讓油走干。
他孤單地走上月臺,像一張包糖用的糯米紙,仿佛沾上雨水,就會消失掉。
這本小說全篇起伏不大,即使是關(guān)于故事轉(zhuǎn)折的情節(jié)描寫,也是用平淡的語調(diào)帶過,讓你基本感覺不到這本書的情節(jié)起伏。也可能是這樣,所以你看的時候,總覺得像是個老人家在講他的人生,無論是那些好的部分,還是壞的部分,都是平平的帶過,剩下的只有聽故事的人在感慨和唏噓。
我常把這本書跟我最近看的《我在故宮修文物》混在一起看。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藝。修文物是這樣,真正的技術(shù)高超的師傅永遠是透露著一種淡泊和高冷的氣質(zhì)的,而一個廚藝出眾的廚師,也多半是個人品壞不到哪去的主。
另:看這本書有利于提高做飯技能。
又另:我愛上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王師傅,你們誰能幫我問問,他還需要有人給他生個表嗎?
4.你的燈還亮著嗎
這是本市面上最常見的那種,號稱啟迪思維的書。這本書名字還算有意思,而且相當(dāng)薄,所以我就那么一看。
書名來源于,司機每次出隧道的時候都會忘記關(guān)燈,然后導(dǎo)致車的電量耗光,造成了很多麻煩,然后呢,政府就想了個辦法,在隧道出口掛個牌子“你的燈還亮著嗎”,這樣司機就會去檢查自己的燈啦。這個是不是比“請關(guān)閉車燈”好呀?
感覺跟小學(xué)課文那個“春天來了,我的眼睛看不見”差不多一個意思。
怎么說呢,這本書好的地方在于,用故事引入所有的道理。但是這本書不好的地方呢,在于你看完除了能留下一句“哦,對誒”以外,也沒什么別的感想。
就像是你每次看什么《讀者》《意林》啊這種雜志上面的小故事,你總是覺得“好贊哦”,可是你不一定真的從故事里面汲取了下次能被拿來用的實際方法。
道理易懂,問題難解決。不然人手一本“解決問題十八招”,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5.南京大屠殺
同樣,寫過長篇。
清明節(jié)去南京前,看完這本書,寫了書評,算是抒發(fā)了一些社會主義好青年的感想吧。南京之行及其不順利,這個不提,機緣巧合,本來不打算去大屠殺紀(jì)念館的我們最終還是在離開南京前,去了一趟。
清晨的時候坐地鐵到紀(jì)念館前,人還是相當(dāng)多的,有人自備菊花,也有人現(xiàn)場向小攤販買國旗買菊花之類的東西,館內(nèi)也有捐款領(lǐng)菊花的活動。我也不知道是每天都這樣,還是說只是清明節(jié),前來拜祭的人特別多。
館內(nèi)有震撼性的東西還是相當(dāng)多的,有整整一面墻的遇難者資料,我也是隨手翻開一看,基本上記錄都不怎么清晰,很多人的姓名只能用“xxx母親”“xxx大爺”“張老太太”來代替,不知道怎么說,其實你處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一定都是能夠感覺到那種悲愴跟無力感的。太社會主義的話,最后說一句,其實我們的日子,我們的時代,真的挺好的。
6.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這書好看不好看我真的不知道。這是我“近代史綱要”的閱讀作業(yè),我們的作業(yè)是閱讀三本書,寫一篇綜合讀書筆記,這篇讀書筆記的最高分為5分(就是說,你寫的好,就給你5分,寫的不好,可以不給你分。這個成績在期末成績100分里,占5%的比例。),我只想給我的老師,一個大大的微笑。:)真誠臉。
首先,我不是歷史迷,所以對歷史的書籍沒有天然的熱愛。其次,這本書都說了它叫極簡,所以就省略了很多具體的描述,僅僅是對大框架范圍內(nèi)的歐洲史的描述。反正,我一看就睡覺,每次躺床上,睡前打開,不到五分鐘,必睡著。
7.我承認我不曾歷經(jīng)滄桑
近期因為蔣方舟和理想國合作,要開一檔新欄目,和梁文道一起,所以又是被推上了風(fēng)口浪尖。很多人不喜歡她,覺得她根本沒有資格和道長在一塊討論文學(xué),很多人至今對她被清華破格錄取這事耿耿于懷,又懷疑她母親為她代筆之類的。
代筆不代筆我是沒辦法知道的,她文學(xué)素養(yǎng)高不高我也沒辦法了解到,我記得的只是,第一次在我老媽給我的《中國少年作家》上讀到她的那篇關(guān)于天才跟廁紙的文章以后,我就喜歡這個姑娘。隱隱透著漫不經(jīng)心,但其實又是自嘲式的幽默。
蔣方舟的青春當(dāng)然跟我們?nèi)魏稳硕疾灰粯樱覀冋l也沒有那種幸運被清華破格錄取,我們也沒有那種發(fā)育還沒完全就能寫小說的天分跟才華。但是就像她自己說的,大意是,我們這一代人,90后的青春,根本就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記憶與標(biāo)簽,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里有著的,都是個人的懵懂。
8.斯通納
這本小說出版已經(jīng)多年,也享譽多年。今年1月份,這本書重新翻譯后再版。從1月份在豆瓣上看見這本書的簡介開始,就一直在等kindle版(窮到根本買不起紙質(zhì)版)。
但是說真的吧,可能是期待太高,看見別人給的評價都是各種關(guān)于情懷呀,關(guān)于人生的思索呀,關(guān)于平凡平庸的生活值不值的過的討論之類的。又看多了“我們?yōu)槭裁匆プx一個loser的故事”“遲到的經(jīng)典:斯通納”這類的文章。
等到真正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心理感覺如下:10%的時候,這個故事到底什么時候才展開?20%的時候,總算是看見了故事發(fā)展。30%的時候,到底什么時候發(fā)展下去啊。此后直至這本書幾乎結(jié)束,我就是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
這個故事的發(fā)展,真的是,太慢了,并且整體故事還是挺長的。講述的是主人公斯通納的一生,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一生。
普普通通的大學(xué)教授,娶了一個匆匆見過幾面自以為是愛上的作女,有一段情投意合的婚外戀。這類的故事。
喜歡這個故事的人說,這就是平凡人的平凡一生,沒有大起大落,可是仍然值得一過。可是我這么說吧,全篇我都在等待斯通納的妻子的逝世。
按照傳統(tǒng)的故事發(fā)展,這個女人,不應(yīng)該活過這么多章節(jié)。集合了所有作女討人厭的個性,基本上是主人公斯通納人生不美滿的主導(dǎo)因素,在不愛一個人的情況下嫁給他,只愿意為生個孩子進行夫妻關(guān)系,等有了孩子又不懂得如何親近孩子。真的,我最終沒有看完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我跳到最后一章,發(fā)現(xiàn)她沒有死,活完了整個故事,我就好生氣。
總而言之,斯通納的一生看起來確實像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平庸,充滿著妥協(xié)和無謂的掙扎。但,這小說,我真的看不下去。
據(jù)說與翻譯者也有關(guān)系,這本小說本身的敘事手法就偏平淡,加上翻譯上面沒有進行處理,所以故事真的太白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