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喜歡聽朱曉平老師分享,聲音很有磁性,很自然,聽講座的感覺猶如漫步在微風輕拂的竹林,身心都沉浸在輕松愉悅之中。
? ? ? ? 朱曉平老師提到了兩個"金字塔":教育金字塔和二八財富金字塔。
? ? ? ? 我看不到圖片,聽朱老師描述說教育金字塔的底部是家庭教育,往上是品德教育,再往上是學科教育。我們平時比較關注學科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也忽視了品格教育。朱老師說家庭教育中是輸入、輸出,孩子的品格教育與父母息息相關,品格教育是言傳身教。杰出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對家長們這樣說:“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教直育著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教育著兒童。你們怎樣穿衣服怎樣眼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他的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意義。你們態度神色上的一切轉変,無形中都會影響兒童,不過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如果你們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張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壞一些,甚至侮辱母親,那么你們已經大大地害了你們的兒童,你們已經對兒童教育得很壞了,而你們的不良行為將會產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日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 ? ? ?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說一個問題學生背后有一個問題家長,從這點說,父母的學習和修養顯得很重要,做智慧父母才能使孩子更優秀。那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的錯可能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輸入了不好的東西,我們要讓他們看到美好的東西,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 ? ? ? 二八財富說的是世界上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他們怎么做到的呢?答案是他們擁有好的品格。他們更加努力,更好地做時間的規劃。
? ? ? ? 朱老師談到了六個有關學習的問題:為何而學?渴望學習,不怕付出;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相信自己,日益精進;不斷幫助他人;主動學習。
? ? ? ? 朱老師說,學習不是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學習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是要有使命感,有了使命感就有持久的學習動力。當一個人有使命感的時候,他就會注重學習。渴望學習,就不要害怕付出。習主席跑幾十里山路借書讀,馬云每天騎車50分鐘去西湖邊與外國人交流英語,有了理想,就要去實踐,去付出,不要把夢想變成空想。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事。世界不缺乏有夢想的人,有了夢想還要腳踏實地的去實踐。朱老師說,拍到一張德國工人制造汽車時的照片,他們很專注,把精力聚焦到當下的事。一個心懷夢想的學生應該把每節課都上好。那么,我想一個有夢想的老師也應該把每節課上。朱老師說我們不能只羨慕別人的成功,要看到每個人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腳踏實地地去做好每件事情。
? ? ? ? 朱老師說要相信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能力。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不相信的時候,自己的能力立刻就會下降;而當一個人相信自己的時候,它的就會立刻上升。每個人不要看不起自己,哪怕別人否定我們了,我們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最重要的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超越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后的結果必是好的,帶著樂觀的心態,每天解決問題。
? ? ? ? 朱老師說自己學習的時候,也要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進步最大的其實是自己。一如孔子所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更多地去幫助他人,幫助他人實現更加美好的人生。要不斷的利于他人,不斷地為別人著想,我們就可以把對手變成我們的合作伙伴,擁有世界80%財富的20%的人就是因為思維方式不同。我覺得,作為一位有理想的老師,不是僅僅把自己修煉好就可以了,還應該多多地去幫助身邊的同事、學生、朋友,還要引導學生去幫助學生,因為只有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你才更加會解決問題。
? ? ? ? 朱老師說學習要有態度,聽老師講課時也要認真記筆記,有問題要多一份熱情,少一些羞澀,因為羞澀解決不了問題,你解決不解決問題,它都在那里。今天,我聽了四遍朱老師的課,盡量多的記下老師說的話,慢慢消化。正如朱老師所說,學習要有態度,要記筆記,要分享,我想學習還需要堅持,畢竟沒有誰能夠一步到達羅馬,有理想、有實踐、有愛、善于安排時間、堅持不懈,有好品格必有好成績,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