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土
自從曾軼可唱了“短發女孩也可以性感和可愛”以后,我開始覺得短發也可以變得很好看。原先我以為一個面容姣好的姑娘應該是長發飄飄的,至少是過肩的。后來,突然發現一個短發的姑娘也面容姣好,就不顧及短發了。
歌曲《小芳》里唱“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币酝膶徝溃笾露际沁@一段歌詞里概括的。這是傳統的審美觀念約定的,溫婉而含蓄。落落大方是比溫婉稍微活潑了一點,在現在看來還是太過于含蓄。
我在文華書城看見過一本書,叫做《審丑觀》。是一家美術出版社發行的,是大開本的畫冊。其中關于丑,也同樣有著審視的角度和看法。如何看待丑,和如何看待美,同樣有著獨特的視角。人的觀念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一些共通的原則和常識是能夠引起共鳴的。
那一年,我們都覺得劉亦菲好看。靈兒是神仙姐姐的代名詞,都一致的認同。后來,很難去共同認為一個人最美,達成共識太難了。你有可能從羅玉鳳的眉梢看到憂郁的美,也有可能從芙蓉姐姐的眼神里看見自信透露出的美。我們打破了常規,不再局限于一種共識。凡是能通過一個角度,達到極致的美,都有可能成為經典。
你看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那嘴角的一抹,勝過了許多的搔首弄姿。審美,一旦大眾化了,變開始變得娛樂化。關于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娛樂化的事件莫過于對網絡小胖的惡搞,審美變成了趣味。有雅的趣味,也有惡的趣味。惡搞可以顛覆一切一本正經的東西,使它不在神圣不可侵犯。
扎馬尾的女孩,請在你橡皮筋上幫一顆珠子,像整修一樣的晶瑩剔透。為了能遠遠看上去,在陽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你的發,時而低垂又跳躍著。像枝頭的麻雀,那樣自由,始終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我也為你駐足凝望,視線里始終有你的跳躍。那一束馬尾,在我眼前時而隱現。更在我心底沉默,一言不發的束在你的身后。
也許流過手中,柔軟的撫過。也許從你發梢躍起的那一剎那,就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那是最動人的時刻,你的發在我手中流過。
還有,編織麻花辮的女孩,也還記得你的發在纏繞著你的青春。你不扎麻花辮的時候,那一頭長發因為久久的交織著而變得卷曲。所有的關于頭發的記憶,只有那瞬間的卷曲,那樣鮮明。印象中,就只記得麻花辮是具體的。其它的,全是我不曾印象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