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日子,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神奇,期間也有遺憾。
去年,懷上寶寶了,我依舊在上班,每天上下班耗時3個多小時,并且擁擠。整個孕期,我到要生了才顯懷,之前都沒有人看出來我是孕婦,更不用指望有人讓座了。在上下班的路上,就耗費了大量的精力。
工作上,并沒有因為我是孕婦而減輕工作內容,相反強度增加,時常加班。除了常規的產檢,我并沒有對寶寶進行胎教,也沒有聽音樂,更沒有給肚子里的孩子講過故事。
這本《0到5歲大腦發育關鍵期的70條養育法則》讓我看到我在孕期做得很多不妥的地方,比如聽音樂、講故事、每天對著肚子里的寶寶說話。書里提到,如果在孕期7-8個月左右每天給寶寶念書,聽音樂,到寶寶生下來后,你給她講故事、聽音樂,她會非常專注。
當初我媽媽也提醒我,懷孕期間要心情愉悅,要經常聽音樂,不然孩子生下來后,不活潑,呆呆的,皺巴巴的,關鍵還會丑丑的。
現在,我的寶寶四個月了,生下來沒有皺巴巴的,也沒有丑丑的,但確實呆呆的,不夠活潑。
要是早點看過本書,我想寶寶一定是個活潑漂亮的孩子,不過現在還不晚,書里說“寶寶對你笑,你也要對寶寶笑;寶寶對你嗚嗚,你也要對寶寶嗚嗚;寶寶凝目端詳你,你也要凝目端詳寶寶。寶寶哭泣的時候,你要及時安撫她。多多摟抱寶寶,而且是那種肌膚相親的摟抱。要像跌入了愛河那般,好好愛你的寶寶。”
隨著對本書的深入閱讀,我發現里面解決了我最近的疑惑,陪寶寶一起讀書!
每個階段,陪寶寶讀書的重點不同,現在寶寶晚上跟她姥姥散步回來,都會玩兒會兒,吃了奶才睡覺,在玩的過程中,我就是默默的陪著,也沒有念書給她聽,更沒有跟她親昵的講話,所以最近孩子呆呆的,跟我也有很大的關系。書里提到,半歲前的寶寶,,給她念書,是她熟悉“書”這個概念。而且研究發現,多對孩子講話,尤其是每天21,000個字左右。這樣才能有助于寶寶提高詞匯量、提高智商乃至將來提高學習成績!現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加優秀,原因也是孩子在嬰兒時期,富裕家庭每小時短句達到487次,而貧窮家庭只有176次。現在,基本都是小康家庭,要想孩子更加聰明,就得從小抓起,從自己開始,媽媽才是寶寶最早的啟蒙老師!
現在,各種資源豐富,尤其是開放二胎后,關于孩子的書籍,教育產品,日常用品等,不僅僅是圖書,微信訂閱號,內容從胎教開始到成長過程,五花八門,里面的育兒觀點更是百家爭鳴,各執一詞。傳統育兒與科學育兒的碰撞,家庭中子女與老人觀點的摩擦。真的是不當媽媽不知道,一當媽媽變超人啊!
其實我覺得育兒的書,不在多,看精一兩本,結合實際反復推敲,有時候多了,反而不懂得取舍。我很幸運能遇見這本書,它為我開啟了不一樣的哺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