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書籍是《小強升職記,時間管理故事書》,這本書可謂時間管理實操書中的經典,我也嘗試著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寫這一篇讀書筆記。
結構化思考
這本書講解了很多流行的時間管理理論,包括番茄工作法,GTD理論, 四象限法則,猴子法則等,能夠有效地把這些不同的時間管理理論結構化地組成一本書并不容易
作者的行文邏輯是:從一個時間管理小白開始,逐漸升級,就如玩游戲的段位一樣逐步深入,在不同的段位應用不同的理論,直到幫你建立一套時間管理的核心系統
書中劃定的時間管理等級如下。
段位一:【發現問題】找到時間黑洞,找到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段位二 :【分析問題】學會分清重要事項(四象限法則,衣柜整理法)
在這里,作者提到了本書的核心:GTD方法(將繁重超負荷的任務編程烏鴉高效的工作生活方式,清空大腦,釋放壓力),通過找出自己的工作重心,并利用猴子法則把不重要但是緊急的工作甩出去,并將多余的精力投資在第二象限上。
段位三:【克服困難】戰勝拖延
利用番茄工作法,集中重要的精力解決重要的事。
段位四:【解決問題】養成好習慣
為自己的習慣想好足夠的理由,對于階段性成就給予物質獎勵,同伴監督
段位五:【梳理問題】讓想法落地。
從宏觀上規劃目標,讓目標落地,成為行動,利用SMART法則理清自己的目標,即S(specific明確性)M(measurable可衡量性)A(attainable可實現性)R(relevant相關性)T(time-based明確的截止日期)
故事化演繹
這本書自出版以來,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豆瓣更是給出了8.6的高分,個人覺得,除了內容確實同屬易懂,有實踐意義外,書的故事性是本書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全書主要講了小強從一個程序員在老付的幫助下戰勝壓力,學會管理時間,實現成長的故事。通過小強與老付的交流老傳遞時間管理的理念。
這樣做的好處是:
1.會使我們產生一種代入感,以小強的身份來一步步進階,趣味性十足。
時間管理本質上理論不多,重在實踐,如果單單講解枯燥的理論,很難引起讀者的興趣,對于作者來說,如何將紛繁枯燥的知識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傳遞給讀者是判斷這類書籍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大腦對故事的敏感性卻強得多。
2.會通過小強的口吻來解答讀者時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踐行時間管理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文中的小強就是萬千時間管理踐行者的化身,幫我們抽象出這些問題,然后作者借用“老付”的口吻替我們解答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于理論空泛,實踐性強的文章,可以嘗試著用故事的方式演繹知識點。例如,在職業生涯規劃領域的書籍中,我看了很多的書籍,卻發現只是明白了一些理論,并沒有辦法應用在自己的實際中,與生活聯系起來,而趙昂老師的《在人生拐角處》這本書,卻用三十二個職業生涯故事來講解生涯理論,以困惑,分析困惑,解決困惑這樣的思路,反倒使我們更清楚地對號入座,發現自己的困惑,這也許就是“在他人的故事里,發現自己的人生”。
最后,附上書中的思維導圖,為大家做一個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