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礦土的礦床同其他礦脈一樣,有深深層與淺層之分,一般以深層狂徒的質地較優,取得不易,淺層礦土其質不及深層礦泥。針對不同品種、不同地質條件,主要有明掘和暗掘兩種方式。
明掘比較簡單,只需掘出1-2米表層廢土,就可以采到紫砂泥。而暗掘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鑿礦井。穿過黃石巖層,或在黃石巖層鑿成橫穿式隧道至泥層,然后才能進行開采。所以暗掘也稱“坑道開采”。歷代紫砂礦工在開采深層礦土作業是,都是在暗無天日的礦坑中工作,才能把紫砂礦土開采出來,固有“吃的陽間飯,卻做陰間事”之說。
剛剛開擦出來的紫砂泥是不能直接使用的“生泥”,生泥的外形如同塊狀巖石,分揀出來后堆放于露天中自然風化,分解成黃豆大小的顆粒。然后載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才能使用。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煉泥,澄泥和踏煉等幾種方式。
(1)煉泥。分為人工和機械兩種方法。人工放大是分解后的泥料錘煉,經過篩選,再加水調和,然后人工腳踩踏煉。人工煉泥效率低,而且還需要陳腐養土,但是韌性好。機械煉泥是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的,專用設備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煉泥機等。具體方法是,在生泥風化后,經粉碎,過細篩,濕水后進入真空煉泥機里,直接煉成熟泥料,省去陳腐養土環節,效率高,顆粒更加均勻細膩,但是韌性沒有人工煉制的泥料好。
(2)陳腐。是將煉好的泥用鐵鏟切成大小適當的方塊,放置在陰濕的地窖中進行“陳腐”,經常灑水以保持泥的濕度。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等泥中的有機物法成分全都腐爛揮發了,可提高燒成質量。古代紫砂藝人特別重視陳腐。據說陳腐達到百年的純紫砂泥,價格貴過黃金。
(3)澄泥。是將泥料經過粗碎,然后用水浸潤,再進行除水,澄淀等一系列過程。
(4)踏煉。一般用于缸、甕等日用粗陶泥料的處理,包括將泥料攤曬、捶碎、過篩、加水調和、用木桿切碎等過程。從礦砂到泥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一般情況下,50kg好的礦砂僅能提煉出3-3.5kg的好泥料,煉泥率不足10%。經過開采和處理,紫砂泥才能被正式派上用場。(朋友圈每日分享紫砂知識,筆者清了木槿微信cyy89272,聊聊紫砂,分享美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