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慢。
查找東西,翻看上一本日記,某天的記錄里竟然抄了一首半拉的詩:
男人在大日頭底下撿黃豆,豆大的汗珠砸在揚起的黃土里,邊上的孩子累了,睡在草垛里,玩弄剛剛捉到的天牛。女人在鍋臺下添著火,嗶嗶啵啵,那景象斷稱不上浪漫,卻也一世又一世。——我們追求太多,反而把生活輕薄了。
男耕女織,男外女內;你辛苦你的,我辛苦我的,我們共同辛苦我們的——我們追求的也還是這些,但生活確乎是輕薄了——我們不曾再像從前那樣用力生活了。
一時忍不住查了查這是首什么樣的詩,這樣的直白,又這樣的詩意。原來作者是位出生于1927年的老的先生,本名孫璞,浙江桐鄉烏鎮人,筆名木心。1982年定居紐約,2011年在故鄉烏鎮逝世,享年84歲。弟子陳丹青。
這位老先生被稱為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在臺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傳奇,在“文革”期間,他在被囚禁的18個月里寫下65萬字的獄中日記《The Prison Notes》,在獄中用白紙畫了鋼琴的琴鍵,在紙琴上無聲彈奏莫扎特與巴赫的作品……
木心最著名的詩當屬《從前慢》了: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忽然很想讀詩,讀詩一樣的句子。每天讀上那么幾行幾句,品味這些詩意,也詩意我們的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甚是,甚是。
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