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田霞
今天在火車上,沒有帶書,我想分享第一章習慣一積極主動的實踐連接部分。
今年是這15年來第二次過年回家,從家到公司到廣州東,打車到廣州站,這一路就用了三個小時,餓著肚子在廣州站排隊候車,我心里有一點郁悶,我怎么就選擇了從廣州走呢,要是東莞東就不用這么折騰了……當我有這個念頭的時候,馬上想起了“負責任”這個詞,我遇到了挑戰,哪怕這挑戰很小,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埋怨,埋怨自己和埋怨他人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不愿意承認結果是因為我而造成的,不愿意為結果負責任,雖然只是第一反應,很快就調整了,卻代表著還有著更加進步的空間。
上周討論后我一直在想負責任和積極主動到底是什么關系,彭哥說負責任和積極主動是并列關系,通過今天的小事,我認為積極主動是一種心態,消極被動也是一種心態,那那如何做到積極主動呢,我認為只有愿意為結果負責,才會有積極主動的回應。
比如說,開會時有同事看手機,他的反應如果是哦抱歉馬上不看了,而且下次也會提前安排好事情開會不再看手機,這就是積極主動的回應,這背后是因為他愿意為開會看手機這個批評承認是自己的責任,當愿意負責任時,才不會找理由說因為有工作要處理因為有急的信息要回復,當愿意為結果承認擔責任時,才會真正的反思其實如果真的不看手機也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事情可以提前安排,信息可以提前打招呼幾點到幾點不方便回復。
比如,對老婆老公不滿意是自己選擇的責任,是自己溝通相處缺乏能力的責任,才會有積極的心態面對結果并愿意改善。
比如,業績不達標,員工有對抗是自己能力缺乏的責任,才會停止無謂的抱怨,從而聚焦于如何提升能力而不是辯論對錯。
所以我認為負責任是積極主動的內因,而并非并列的關系。
第四章 習慣二 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閱讀小結?。ㄅ砀纾?br>
以終為始,是個人自我領導的原則!
原則基礎之一:“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即智力上首先創造,然后體力上付諸實踐進行第二次創造!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認清方向,明確目標,即不會誤入岐途,白費工夫!
原則基礎之二是:自我領導! 領導不同于管理。領導是第一次的創造,思考的是“我想成就什么事業”而管理是第二次的創造,關注的是“我怎么樣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通俗地說“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
以終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寫一份個人使命宣言!說明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樣的事業(貢獻和成就)及為此奠基的價值觀和原則。
個人使命宣言是“以終為始”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指導個人生活的方針,所以極為關鍵。在撰寫個人使命宣言時,需要先從核心區下手,找到自己的原則,然后下筆。為了解釋核心區,柯維特別列了“以配偶為中心”等各種常見的生活中心,從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4個維度進行解析,引出只有“以原則為核心才能是最理想的”理念,并拿出“買好音樂會門票的人接到老板來電要求加班”的實際案例做對比,將以原則為中心和前面提到的各種狀況做對比,證明理念。
為了更好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中心,我們要善用整個大腦,拓展思路,不拘一格的發散思維,找到自己的方向;發揮想象力進行心靈演練和驗證確認,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完善它。
上面都是比較理論的,可具操作性的是將自己擔負的多個角色找出來,然后逐一進行目標設定。比如我可以是老板、學習者、長輩、子女等諸多角色,那么不同角色的使命是不同,比如子女的角色,我希望做個孝順、獨立的女兒;而長輩的角色時則希望給后輩在精神上多一些指導和幫助,少走彎路;其他角色亦然。
個人使命宣言是以終為始最佳體現,同時也可以拓展到家庭和組織中去,可以使成員目標一致,共創愿景,激發行動力。但前提條件是:共同參與!參與有時比最后結果還重要!
兩點個人的分享
1、過去曾經“開始即終”。
以終為始,說起來總有點拗口,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種感覺?很容易就說成了“以始為終”, 可能是我們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終結!
回憶一下,有沒有某一天,你曾經想過:我要減肥、跑步、讀書、學習、我要去哪里旅游... 可能想完了,在當下或者三五天后就沒了下文。然后,在下一個時段,又不經意地重復.... 結果就是什么想要干的事都沒做成,每天只是機械式疲于應付用以維持生計的工作!長久以往,難免就會覺得日子過的沒什么意思! (09年在一家電子公司做專職設計的時候,我就有過這種比較強烈的感覺)
這樣的生活狀態,大多數人應該都曾有過! 雖然在頭腦中,我們有過一些積極的想法,對一些目標也有構思,完成了簡單的第一次創造,但在付諸實踐、在體力上的第二次創造卻沒有了執行和堅持!
2、現在與未來“以終為始”
當我們深入學習了這個章節,明白了“以終為始”這個習慣的原理與運用方法后,我們便可以發揚光大于我們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對每一項工作,我們都必須先明確目標和所期望達到的結果,確定執行層面的原則,做盡可能詳細的市場解讀和規劃,以靈活的處理方式為目標的實現,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對未來,我想說的是,不一定要等到蓋棺論定時,希望獲得的評價,才是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作為普通人,以我們現在眼界和思維,恐怕還很難去揣摩出蓋棺定論時所希望獲得的評價!畢竟,幾十年后,一切都在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認知都可能在不斷地提升!
倘若我們能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一些不同的階段,先選取離我們現實最近的這一段,比如說5年,10年,憧憬出這一階段結束時,你希望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活狀態,能取得一些什么樣的工作成就,獲得大家一個什么樣的評價?如果你想到的,并且做到了,那就是你這個階段的成功!
說到這,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年終總結會時,婉玲所提的那個倡議,給10年后的自己寫封信吧,這不就是“以終為始”最好的實踐契機嗎? 如果你能有這個行動,現在就寫下一份個人的使命宣言,其實就是在主動設計自己的人生!
高效能人士第四章,
習慣二,以終為始
高高
我希望親人,朋友,同事,等身邊的人怎么評價我?
親人:孝順,善良,為人大度,顧家。有能力,活的很幸福
朋友:講義氣,重感情,孝順,值得信賴。
同事:能力強,值得跟隨,愿意成為好朋友。
以你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論何時,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
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以終為始。這樣我們才能不迷失方向。
任何事物都需要兩次創造
1. 第一次創造是想象,在大腦中構思。
2.第二次創造是行動,把想象變為現實。
企業的發展過程和方向,都要以企業愿景為準則。要主動設計自己的人生劇本,不要被外界所影響。
領導與管理:兩次創造
作者強調了領導的重要性大于管理,自我領導能讓你審視全局,避免走錯大方向。
我想自己在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既是領導,又是管理,也是執行者,更多的時間其實用在了執行和管理上。
改寫人生劇本:
需要通過自我意識,想象力和良知幫助我們審視自己的過往,理清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以終為始最有效的方法是撰寫一份個人使命宣言。
內容主要:
1.寫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品德)
2.想成就什么樣的事業?(貢獻和成就)
為此建立的價值觀和原則就是你要寫的宣言
標記治療法:可以幫助你找回生命的意義與使命感,幫你去除失落感或空虛感。
善用整個大腦
1.右腦用于直覺和想象力
2.左腦用于邏輯思維與語言能力
開發右腦的兩個途徑
1.拓寬思路
當幻想自己的生命快到盡頭時,你的原則和價值觀會變的更清晰。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想象力來挖掘內心深處真正的價值觀。
2.心靈演練
心靈演練與確認。
心靈演練通過想象某些具體的事,自己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比如遇到某些事情,我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回應,隨后再確認是否對錯,用平靜的心態去處理事情。
確認應包括五個要素:個人,積極,果斷,可視,情感
以始為終,是需要建立自我領導的原則。
而實現自我領導需要建立自己的個人使命宣言。
想要建立個人的使命宣言,需要通過,兩次創造。
一次是想象,第二次是實現。
第一次的想象需要用到,想象力和良知。想象力和良知是通過右腦主導的。開發右腦有兩個途徑,一是擴寬思路。二是心靈演練與確認。
實現則需要結合左腦完成,因為左腦主管邏輯思維與語言能力。
偶花
1.彭哥和高高每次羅列的基本廊闊了書中的概念,我想分享的點是:1.以終為始,讓大家寫個人使命宣言,就是讓大家倒推自己的目標,如何達到目標,就像我們現在跟同事們常說,我們想要拿到多少年終獎,再推算每個月需要做多少業績…所以設定目標很關鍵!許多人拼命埋頭苦干,到頭來卻發現追求成功的提子搭錯了墻,但是為時已晚,所以說忙碌的人未必出結果
2.管理是正確的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我們思考下平時做的是正確的事嗎?我們很多時候是在救火,就是正確的事做的不夠,也就是戰略少…
3.各種生活中心都是堅持在以正確原則基礎上的,原則的建立又跟我們對世界本質和自己的了解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時刻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來提升自己對正確原則的認識和理解
4.唯有參與,才有認同…因為只有參與了,才能更多的換位思考,所以我現在讓簽證部每個人自己去網上尋找每個國家的三個報價,自己感受一下,為什么別人總是投訴我們的價格貴?我們的服務真的比別人的要好嗎?
許婷婷
劉啟雄
以終為始
具體自我領導與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想成就什么,怎樣才能有效去做好
建立使命宣言,以前我一直以為成就什么事業,獲得什么物質條件這些是人生設立目標的基本,但是書中告訴我品德、家庭,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甚至更甚于物質條件,所以我的春節七天,唯一思考的問題:我的原則中心是什么,我的使命宣言怎么寫,并形成文字
唯有參與,才能認同,這個是一慣宗旨/p>
以終為始:說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姜海俠)
一、任何事情都需要兩次創造:先在頭腦中構思,然后付諸實踐
二、領導與管理:領導是第一次的創造,必須先于管理
三、改寫人生劇本:成為自己的第一次創造者
四、個人使命宣言
五、核心區
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
六、撰寫使命宣言并付諸實踐
七、善用整個大腦
八、開發右腦的兩個途徑:拓寬思路、心靈演練
九、確實角色和目標
十、唯有參與,才有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