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人生當中第二十六個生日,感謝父母依然對這個二十多,至今單身無所成績的女兒一如既往的疼寵。
26,一般同齡人在這個年紀要么就是有份收入不錯的工作;要么就已經找了個好老公生了孩子當了妻子母親;要么就是活的比任何人都瀟灑。總之,同齡人的生活我都或多或少羨慕著。因為我即不能十分循規蹈矩也活不成瀟灑肆意。
個性使然,天生膽小,選擇恐懼,為了怕承擔更多可怕的后悔,習慣事事在行動做決定之前現在肚子里轉個九轉十八彎,希望通過三思九思得出個最佳優質方案。可是往往想的越多,計較算計越多,心中越是糊涂,一本糊涂賬。
這時,我會去尋求朋友的意見,畢竟我是個十分有集體榮譽感的人。當我十萬火急去咨詢意見,得到的大部分都會說決定權在你,而給的意見基本也都是兩種答案,做與不做。我心里是個大寫的艸,這不是白搭么。就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決定才需要你們不是?當我再次苦苦追問如果你是我你會如何時,終于有人忍不住說了,“你就是作,想那么多干嘛,你又不是深處絕境了做的生死兩難的決定。擔心這擔心那的有什么可以擔心的,你心里的千千萬種可能也都是自己亂想的,或許也沒有那么糟糕呢?去試了做了,覺得不喜歡大不了放棄咯,有沒啥大不了的。”
頓時臉一燥,心想,真的就如此簡單么?可是我都啥歲數了,已經不是20出頭的年紀了,我的試錯成本已經不在廉價,我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給我浪費在試錯上了呀?如果我做了錯誤的決策,我還能補救的回來么?其實擔心無力承擔后果才是我最根本的憂慮。
其實我心里都清楚不管做任何選擇,我都會失去一次機會成本。人生不像其他,可以有最優配置最優選擇,只有過程和體會。每一步我都走的膽戰心驚。
回看過去的自己,說好的改變只有一點點,一樣寧愿閉眼胡思亂想,不肯睜眼面對實際。希望26的自己可以更有自信點,活得更沒有包袱一點,不要畏懼他人說了什么,也不要在乎社會如何定義,也不要怕做決定讓自己后悔,要用心去體會人生對錯得失,看多了經歷多了自然肆意瀟灑。
此文僅紀念我的植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