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文/白菜梗
看旅游攻略真的是件很讓人享受又遭罪的事情。首先,完全可以呆處一地而欣賞異地風情,這是極好的。但,諸多受益點卻怎么也掩蓋不了那最難忍的一條條美食推薦,垂涎欲滴卻只能一次次的吞咽口水這個尷尬的現實。
寒假期間,由于西北地區正值陰冷潮濕之際,我便無窮盡的開始想念日光城的陽光,盡管干燥。想念卻不可達,也就只能用各路驢友的種種旅游攻略來緩解對拉薩的“饞意”。
一個叫“措姆涼粉”的小店幾乎在每篇攻略里都會提及。店面不大,甚至破舊,卻讓到達過的人都贊不絕口。作為資深吃貨,我怎么可能會放過這么一條近乎完美的美食推薦。
于是便在腦海里一片片的刻畫店面是如此的裝修,生意是多么的紅火,排隊的買客是怎樣的絡繹不絕且人山人海,又如攻略上的美食是何種的可口。
于是乎,對于拉薩的歸期,我的內心只有渴望。
時間終于跳躍到三月開學季。在30個小時的漫長顛簸后三月六號進藏,抵達拉薩。拋開路途上的諸多不愉快,混亂的宿舍衛生打掃充斥占有了我開學的第一個禮拜。盡管繁忙,但關于“措姆涼粉”的行程計劃我還是壓在心底,沒有忘記。
三月十二日,也就是昨天吧,我終于等來了新學期的第一個周末。去TMD的排如高山的各科作業,我可是要去奔赴我的美食計劃的呢。
說走就走。因為始終不喜歡一個人的晚餐,我還是百般費力的慫恿了另一枚吃貨--渣渣和我一同前去。于是,我們便出發了。
只是在攻略上關注過“措姆涼粉”,實時路況我可是一概不知,渣渣也是。于是便沿著大概線路一路摸索著前進。走了不知道有多少分鐘的路程,還是沒有尋覓到最終的美食點,最終還是開口向當地人求助,其實一開始我們還是打算靠自己的火眼金睛去搜尋目的地的,畢竟靠自己找到的驚喜感還是有異于別人幫助的,結果裝13未遂。
不料尋求幫助的過程中還出現了點讓我有點迷惑的小插曲。一位當地“阿佳”在得知我們的來意后,便使喚她那調皮的兒子給我們帶路。一陣巴拉巴拉聽不懂的藏語交流之后,“阿佳”的兒子帶我們走出了胡同,隨手指向我們一家沒有什么顧客光臨的藏餐廳,不知道是沒理解我們的目的地,還是傳說中的“坑載”熟人之間拉生意效應,我們被介紹進了這家店。
不可缺少的對于外界的警惕,我始終不情愿坐在這家店的木凳上,眼前的這家店既沒有攻略上指出的“吃飯必要排隊”的定理,再加上我也始終沒有看到網上貼出的略顯舊老的“措姆涼粉”四個字門匾,我們在一番眼神交流之后還是匆匆的逃離了那家店。
出了那家店,走在不知方向的馬路上,嘴里停不下來的抱怨略加謾罵,請原諒我們少有的粗俗吧。
差點掉進“坑”里,這一次我們就謹慎多了,決定靠自己直覺去找。沒有方向,漫無目標。突然,不遠處出現了一道排隊長龍,我突然有點驚喜的叫喊道,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猜測眼前出現的排隊長龍大抵就是攻略上描述的人山人海吧。
快步走過去,果然,不起眼的招牌上印有“措姆涼粉”四個大字,頓時心情變得豁達起來了,之前的插曲在美食面前也被自動屏蔽忽略掉了。
不大的店面,灰黑色的磚墻,歪歪扭扭的手寫菜單,來不及收拾的餐桌,焦急等待的人群,此刻大概就只有“不起眼”這個詞可以形容這家店。要不是旅游攻略上的強烈推薦,估計一般人都很難駐足。
一會,排隊到了點餐窗口。兩個人點了兩份涼粉(這里的涼粉是‘熱涼粉’),兩份涼面,一份炸土豆,一份白寬粉,由于房間里座位有限,我們只能坐在露天的攤位上享受美味。狹窄的木制桌子被我們的第一次點單成果占據的縫隙所剩無幾。
對面坐著的是一位步履匆匆貌似游客的年輕人,沒有問候,沒有交流,我們就只是由于客觀條件共桌吃了一頓晚餐而已,然后,各奔天涯。
沒多久,我們又再次成為了排隊長龍里的一員。兩份炸土豆,兩份酸奶。酸奶的上面會標配上一勺白砂糖,當時我跟渣渣逞能的還說著我要吃最原汁原味的酸奶,不要加糖的,然而這次又輸在了裝13上,第一口吃上去就好像是喝了半瓶白醋的趕腳一般,無奈最終還是將白糖攪拌均勻,按照常人的方法品嘗完。不過,說實話,酸奶真的是很香醇的呢。
你絕對想不到的是我們還有第三次點餐呢,不過這次只要了一根長相很普通的冰棍。記得有首歌唱的是“都說冰糖葫蘆兒酸,可酸里面它透著甜...”,我覺得在這里應該唱的是“都說原始冰棍兒酸,可它酸中透著奶香”,就是這樣,酸與奶香的完美結合。
三次的點餐,吃撐的肚子和贊不絕口,這就是我尋覓到的“措姆涼粉”。
物美價又廉呀。
做個十足的吃貨,真的很幸福呢。
帶著全心的滿足感,我們踏上了歸程。
個人微信公眾號:白菜梗(sqbaicaig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