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一過,小區里的早點店齊齊的都開張了。春節期間的干凈和冷清,被來來往往的身影和“新年好!”的互相招呼所替代。
? ? “放心油條店”,在期待中炸出了焦黃噴香的第一鍋油條,小店外面的隊伍已經排得挺遠了。從旁邊經過,我也想加入到隊伍里面去。? 可來不及等了,要不明天再說吧!
? 明天趕早,隊伍卻更早了。隔兩三家的“啥湯店”,倒是顧客不多吆喝聲很大:“才出鍋的煎餃買五送一!乾隆皇帝愛吃的啥湯,營養豐富美味補人的啊!”
? ? ? 幾個大方盤子,熱熱鬧鬧的堆滿了剛出爐的餃子和餡餅,蠻誘人的。
? ? 以前買過一次他們的“啥湯”,沖著乾隆爺的名望去的。
? ? 大而透明的塑料碗里,打個生雞蛋,沸騰的大補湯沖進去,香氣裊裊。
? ? 可這么一燙,塑料盒子里面的湯還能喝嗎!退出來,真不知道,這一碗湯要還是不要呢?
? ? 從此不會再來買了,這是肯定的。
? 年前他們店面的玻璃門上貼著紙條:重新裝修,初八開門。
? ? ? 這會兒小小店堂里,四五個人忙忙碌碌熱氣洋溢。我卻敬而遠之。
? ? 回過頭,便是著名的“小夏酥燒餅”。新年首秀,案子上各色早點琳瑯滿目;爐子上大小長圓幾種燒餅,剛出爐就被買走了。主客之間,老熟人似的說著年后重逢的話,微笑明亮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 長長窄窄的小燒餅,老媽很喜歡。我停下腳,等幾分鐘,剛出爐就壘成了一堆。
? ? ? 老板娘說“兩個四塊錢。”“漲價了?”“是啊,別人都漲了我們不漲不行。”一旁忙著的兒媳婦重復了一遍“不漲不行!”
? 意料之中的漲價,她們倒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 ? 新的一年到來,誰都為自己的未來有所打算,在城里討生活的,不就是要靠點點滴滴的盤算來增加營收嗎?
? ? 香酥可口的燒餅,回家給老媽送上一個,再加一碗荷包蛋沖麥片,老媽贊不絕口“燒餅越做越好了,加上你的辣椒和麻油,今天早飯,美!”“漲價了!”“難怪呢,我說怎么芝麻也變多了。”隔天我再去買,趁它還沒有瘦下去!”
? ? 隔天,我沒去小夏燒餅店,而去了油條店,油條也變得微微胖大了一些。當然價格也……
? 無意間冒出來一個想法:把小區里各色早點都買一遍!
? 后來幾天,向左轉,站在饅頭店門口“買三個黑饅頭,漲價了吧?”“沒有,哪能年年漲價?”
? 不是他們都漲了嗎?但是我沒說。
? ? 其實這饅頭店夫妻倆很不容易的,幾毛錢一個饅頭,幾塊錢一疊煎餅,還有多種廉價的面食,起早貪黑忙不停,養育著一女二男三個孩子。
? 出于好奇我問過女主人,她說“有個女兒還想生個男孩,沒想到來了雙胞胎。”
? ? 我倒希望他們能漲漲價的。
? ? 轉過菜場還有一家類似的饅頭店。一個大男孩,胖胖的站在里頭,被各種待售的面食包圍著。“這是什么?”我指著大鞋底似的餅子。“排叉”,“哪里特色?”“徐州”。
? ? 聽起來好像一種肉食。買幾個嘗嘗唄。
? ? 莫名其妙的,以往并不熱衷于在外面買早點的,這幾天東家買了去西家,多種多樣少少的買,回家掛在窗口風涼的地方,安排著今天明天后天挨個兒吃。
? 心里還想著下次去買的紅棗卷子粘豆包……
? ? 這個年過得,小區里短時間里消失又重新燃起的早點店的人間煙火,原來有著如此這般的魅力,突然發現,自己竟然這么喜歡這煙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