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的真正懂生活的人,其實并不多。可能有些人會問: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的上生活家呢?生活家就是這么一群能放松、放空、放慢、放心和放下的人,是把每一天都當成人生獎賞的人,是獲得了生活最多獎賞的人。
在如今,很多人都在追求得到更多的回報,享受更好的生活,但往往與真正的生活背道而馳。有錢、有事業、有家都不能等同于有生活,生活家能“心安即是家”,鎖定自己擁有的這段生命旅程,體驗當下的生活體驗與情感記憶。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犯不著千辛萬苦求新,無論衣服還是朋友。把舊的翻新,回到它們中去。萬事萬物沒有變,是我們在變。”
程顥道:“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浮現在眼前,平淡自然,水到渠成。
我們被迫生活得如此認真,敬畏自己的生命,拒絕任何可能的改變,我們說,這是唯一的方式;而事實上,經過圓心能畫出多少直徑,就有多少生活方式。向著生活家出發,總可以及時地發現,有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和美好的家,心領神會般,在靜靜等候他們。向著生活家,活過每一個季節;呼吸空氣,喝水,品嘗水果,讓自己感受它們對你的影響。
我以前一直覺的“平淡是真”,一直認為“安靜又平淡地過完一生”是何其美好的一件事。那不就是張愛玲所標榜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嗎?
直到今天讀完此書,我才明白,我這樣的想法有多天真,又有多淺薄。書中那句“最怕一生庸碌無為,還聊以自慰平淡是真”狠狠地戳中了我的內心。
我終于明白,我的甘于平淡,甚至是甘于貧窮,不過是在給自己的不思進取尋找借口而已。我現在才不到30歲,就開始甘于平淡,甘于貧窮,我幾乎不敢想象我的將來會是什么樣子。
大多數人都過著平淡的生活,而平淡的生活也大都貧窮。其實,平淡并不可怕,窮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像我這樣,完全接受這種狀態,甚至是享受這種狀態,不思進取,庸碌無為。
我甚至昨天還發了一個標榜窮,也可以窮開心的文,想想都替自己臉紅。
其實,我本來也想要給自己留點余地,來遮掩下我那可憐的自尊心。但是,我不能。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能狠下心來如此殘酷地剖析自己,那么我永遠也不會深刻地認識到過去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無知。
你怎么能甘于平淡和貧窮呢?你甘于平淡和貧窮,你用什么來贍養你已經年邁的父母?你甘于平淡和貧窮,你用什么來為你的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你甘于平淡和貧窮,你用什么來抵御未來道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苦難病痛?一旦這些現實問題迎面而來,你將以怎樣的姿態,來面對你的人生?
真的,對于那些拒絕我的朋友。我曾經是十分憎恨的。我覺得你怎么就那么傲嬌呢?不就是牛點嗎?有什么了不起?我甚至覺得這樣的人簡直太冷漠了,難道他們就沒有被拒絕過嗎?
你明明知道被別人拒絕是怎樣的滋味,為什么就不能幫人家一下下呢?更何況,也不會浪費你多長時間。我甚至在心里暗暗地想:哼!你等著,等姐發達了,你來求姐,姐都不睬你。
可是,從始至終,我都忘了問一句:憑什么?人家憑什么幫你,而你又憑什么覺得別人就該幫你?
入江之鯨在此書中提到這樣一句話:盡管絕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認,他們所謂的“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系”。如果擁有的資源不對等。做不到“公平交換”,那么一方將成為另一方的負擔,關系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今天看了這句話后,我終于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他為什么會拒絕我呢?不過是因為我沒有他能看到的價值,他不想在我身上浪費時間而已。
想想我剛上簡書的時候,還恬不知恥地尋求某位大神的指點。人家沒鳥我,我還憤憤不平。真是汗顏啊!
入江之鯨說:
我被人拒絕過,也拒絕過別人。我不會埋怨那些拒絕我的人,而是清醒地明白:交朋友,要讓對方看到你的價值。
別當腦殘粉,別冒昧莽撞地指望別人大發慈悲。如果你想要有一個對等和持久的關系,請先提高你自己。
我反復把這幾句話讀了很多遍,覺得太有指導意義了。現在,我把這幾句寫下來,送給曾經淺薄的自己,也送給那些曾經和我一樣的小憤青們。希望,咱們謹記,并共勉,不抱怨別人,只提高自己。
很不幸,我只是個蝸牛,但是我會一直堅持往上爬……
最后,說說關于努力和堅持的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曾經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過,但是,最難做到的不是努力,是堅持。
我的生活十分單調,主要的兩大塊就是看書和寫字。所以,我基本上沒有什么生活上的雞湯可以分享。我的文也大多集中在書評和影評這一塊。即使偶爾有雞湯,也十分不走心,很難打動讀者。
更可怕的是,我還不會講故事。每次看見那些講故事的文,都各種羨慕嫉妒恨。剛開始上簡書寫字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被拒。當時,太想放棄了。
我甚至想,或許我真的不適合在平臺發一些東西。我還是老老實實地接一些編著的書得了。雖然不會有什么提高,但是至少不用每天經受一次打擊吧?
每個人心里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怯懦的,一個是強硬的。每當我這么想的時候,另一個自己又說:你可真沒出息,不就是拒稿啊!有什么了不起,這么點小事你都經受不起,你還能經受點啥!
于是,那個怯懦的自己馬上就倒戈了。要不再堅持一下下?
那個強硬的自己馬上補充道:什么叫堅持一下下啊,要做就做到底。你就不能有點“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
于是那個怯懦的自己徹底不見了,只剩下了強硬的自己。
在一開始被人嘲笑毫無成績的那一刻,稍微堅持一下,如果你認定這就是你想要投身其中的事業的話,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去做。
當我今天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除了上面兩個糾正了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問題外,最讓我深有感觸的就是這本書中關于堅持的解讀。
努力并不難,難的是日復一日的努力,是一直堅持下去的努力。如果,我們都能堅持下去,那么夢想這東西恐怕早就實現了。
有一個一萬小時的理論,大致意思是你要在一個領域精通,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看看我們自己,堅持幾個月,甚至有的堅持了幾天,遇到點什么挫折困難打擊就徹底放棄了。
你要真有本事,堅持一萬個小時,試試看。你要知道,只有時間能證明你的努力。我始終堅信,時光不會辜負那些努力并堅持的人,而我也堅信,對于那些不想努力,不想堅持的人,時間會毫不留情地把你留在歲月最落后的角落。
最后,以此書最后的一句話結尾:我相信任何時候的努力都不算晚。而且凡是奮斗過的,必然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