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的日常里,兩個孩子之間最不喜歡的應該就是——“比較”。
可是,作為從小就被別人家的孩子比著長大的家長,已經把“比較”這件事完全內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如何能夠時刻保持淡定,放下一顆凡事不假思索就開始比較的是非之心呢?反正,我感覺自己做不到。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幺兒”,由此可見,手足之間一碗水要端平,是多么的困難。
今天一早,帶老二去醫院例行兩歲體檢,順便打預防針。走近疫苗接種注射的地方,隔著數米遠就能聽見孩子們大呼小叫的哭聲,在這種氛圍的渲染下,身為大人都感到一絲緊張不安。好在老二每次打預防針都是一臉懵圈的樣子,至今為止沒有哭過一下。于是,我頓時感覺良好,然后大腦里面立馬聯想到如果是老大來打針,說不定已經哇哇哭開了。
情況更甚的是體檢,結果報告上寫著多個數字,更是讓人容易產生橫向比較。老二身高90厘米,仔細回想一下,比老大兩歲的時候足足高了6厘米,和老大兩歲半時的身高差不多。老二體重27斤,比老大兩歲的時候重5斤,比老大三歲的時候還重半斤。比較完兩組數據之后,第一感覺就是“哇,老二長得真快!”然后呢,也就沒有什么想法了。
大人可能覺得這樣把兩個孩子相比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問題,但實際上會對孩子內心產生什么影響這可說不清楚。我們初中班上一直坐在第一排的矮個子小男生,誰想到他大學畢業的時候身高一米八呢?但是,那些曾經笑話過他的人,那些曾經傷害過他的玩笑話,可能會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不知道多久才能撫平。
前兩天幼兒園開學之前,老大突然流露出焦慮的情緒。追問之下她說是因為擔心暑假在家沒有好好吃飯,開學之后個子在班上最矮,會被其他同學嘲笑。我很好奇她的觀點是怎么得來的,就問了她兩個問題,“你怎么知道你會是全班身高最矮的呢?”,“你們班上現在身高最矮的小朋友,被其他同學嘲笑了嗎?”
她想了想,很認真地回答,一是爺爺說她每天還沒有妹妹吃得多,就會變成全班最矮的小孩,二是其實沒有人嘲笑現在班里身高最矮的小朋友,而且她和那個小孩還是好朋友。“可是,媽媽,我還是好擔心我的個子長不高。”
“嗯,別擔心,你很快就會長高。”
無論孩子現在長得快還是長得慢,那又怎樣呢,終有一天她們都會長成大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