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我院組織全體醫護人員觀看了電影《仁醫胡佩蘭》,對我感觸頗深。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 ?忘我工作
胡佩蘭,女,河南某社區醫院婦產科專家,90多歲高齡依然坐診行醫,她的愿望是,如果能行,工作到100歲。有一次,下著傾盆大雨,電閃雷鳴,助手考慮到她歲數大了,想等雨小了再去上班,她堅持冒雨按時到崗,為的是不讓病人著急;她告訴自己的兒子胡大一,多到農村開展義診活動,囑咐兒子在行醫工作中,要投入感情,不管有什么事,一定要認真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因為他們有很多都來自農村,來一趟不容易;她拒絕接受媒體采訪,堅持要把時間留給病人。胡醫生的這種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種精神使她獲得了轄區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樂于助人 ?治病治心 ?循循善誘
遇到無錢看病或經濟困難的患者,她先看病,然后送錢讓病人買藥治病;她教導一位年青女學生,要自尊自愛自強,犯一次錯不要緊,但不要犯第二次,她視病人如親人,資助女學生學費,鼓勵她好好學畫畫,做社會有用之人;她對自己的學生說:“只有知道病人的痛苦,才知道怎么當好醫生。”這讓我想到時下社會上的一些醫生追求利益,而不考慮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的現象,這就是差距,如果大家都像她這樣,醫患關系一定會和諧很多。
大醫精誠 ?白衣丹心 ?勇于擔當
院長聘請她去上班時,她說:“你請我治病,我去,你請我去賺錢,我不干!”她在為患者治病時,首先考慮的是怎樣治好患者的病,并讓患者少花錢。
有一位女性患者腹部劇痛,血壓測不到,病情十分危急,院長要求立即轉院,她卻決定立即手術,當有醫生問她,萬一……怎么辦,她說:“如果有萬一,一切我負責!不能讓病人死在轉診的路上!”表現出她敢與擔當的精神和對自己技術的自信。她讓助手全城找血,找到一家醫療機構,有血源但屬于備用血,助手及家屬跪而求之,工作人員受感動,始給。手術中,她們及時找到了出血部位,并進行妥善處置,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試想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擔當,又有多少醫生敢于這樣,僅僅這一點,就值得多少人學習一輩子。
服務群眾 ?奉獻社會 ?看淡榮譽
她堅守基層,理解農村患者的不易。她告訴自己的兒子胡大一,農民遠遠來一趟不容易,你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她告誡自己的學生:“想掙錢,別學醫,醫乃仁術!“;她每年為希望工程捐款,目標是建五十個希望書屋。對待榮譽,她說,榮譽不是擺在桌子上讓人看的,榮譽應該擺在人的心里。這是對那些索要錦旗的醫生的一記耳光,多么強烈的對比,截然不同的差距。
《感動中國》為她的頒獎詞是: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您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治病治心、勇于擔當、看淡榮譽、樂于助人、忘我工作,她的這種精神確實感動了我,震撼了我。她始終把患者放在首位,病人找她看病,痛苦來開心走;她從醫七十年,經驗豐富,德藝雙磬,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溫暖了患者;她穿著醫生的工作服---白大褂離開人世,享年98歲!她是一位偉大的醫生、偉大的母親、偉大的女性!
她是一座豐碑,值得我們瞻仰;她是醫者的楷模,值得醫務人員終身學習。甚至我覺得,她不光是醫者學習的榜樣,同樣也是是各行各業服務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向胡佩蘭醫師致敬!向胡佩蘭醫師學習!
?
?
向胡佩蘭醫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