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此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就職于某雜志公司的職員,平日素愛幻想,經常在上班期間神游太虛。想像著自己暴打現實世界中嘲諷自己的老板,幻想著自己作為一名英雄來到自己所暗戀的女生身旁。但是轉折從其搞丟了著名攝影師所送來的25k底片(一種很名貴的底片)開始發生轉變。為了不被炒魷魚,加上本來雜志就面臨著停刊的風險會裁員,男主角突然間整理好行李,飛往其他國家尋找攝影師咨詢底片問題。途中,男主角體驗了跳到剛喝完啤酒就駕駛的飛行員的直升飛機上、從直升飛機上跳海險被鯊魚吃掉、一日內騎單車和奔跑以及騎滑板趕往火山、攀登喜馬拉雅山尋找攝影師等一系列他以前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從未有過的事情。最終,男主角找到了底片,順利應聘上了新工作,且最終與所暗戀的女生牽手成功。
影片中的男主角在經歷了一系列新奇、冒險的事情后變得更加勇敢、更加篤定自己所堅信的信念。這其實就是一個媽寶男(遇事依賴母親、懦弱膽小)遇事不斷成長的過程,變得更加成熟、篤定、從容不迫的過程。影片中的雜志名為《生活》,其座右銘反復出現過:“開拓視野、沖破艱辛;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男主角的旅行經歷正好契合了雜志座右銘所體現的精神。
男主角經常以昏昏欲睡的幻想來填補日常生活無聊的空隙和發泄現實生活中因為性格而不敢為之的消極情緒。庸庸碌碌多年的職員,殊不知某天也會拋棄陳規來場遠行。遠行中他遇見了世界的美,從格陵蘭到冰島再到喜馬拉雅,景色宜人,悅人心脾。有了經歷,有了故事的人,對生活、對愛情總會產生新的態度和心境。
男主角心境發生變化的原因在于一場毫不猶豫的遠行,一場奮不顧身的尋找。“行是知之成”,在遠行中磨練自我,形成新的認知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成果的。知行不可分離,有時候我們過多強調知識,而忽視了行動,就是執行力。
一場遠行,男主角有了找到攝影師的可能性。靜坐辦公室是永遠不可能聯系上本人的。這時,只能出去尋找,哪怕路途遙遠,一波三折,從英格蘭折騰到冰島再折騰到喜馬拉雅山。但沒有路途中的折騰怎么會詢問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按圖索驥尋找到目標人物的最終地點呢。
一場遠行,男主角的膽量不知不覺中大了起來,繼而推動了其戀愛的成功。男主角一直暗戀同公司的一名單身媽媽,卻始終不敢表露心意。但當男主角連從直升機上跳入海中險被鯊魚吃掉的危險事情都經歷過后,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什么門檻不能邁出的。于是,男主角在繼就詢問攝影師下落趁機搭訕心怡女生(一位離異的單身母親)一事后,繼續發起攻勢,與其孩子主動玩耍,在冰島上將自己最喜歡的童年玩具與有滑板的小孩子交換,再轉而送給其子以增加她的好感。最后,主動詢問送滑板的那天其家里出現的男性身份,得知其并沒有與前夫復合。由此可說明,戀愛雙方或有意戀愛的一方一定要主動與另一方溝通、交流,而這本身就是一種行動,一種克服內心怯懦與羞怯的行動。影片最后,男主角終于如愿以償地牽上了心儀女性的手。
一場遠行,男主角的人生經歷豐富了起來,人生履歷漂亮了起來,能力凸顯了出來。以前的男主角的生活平淡無奇,宛如一潭死水般地進行著。但自從遠行后,其擁有了很多常人沒有擁有過的冒險和刺激的經歷。于是,在戀愛網站上,他收到了很多女生的注意。女主角也因為看到了他所尋找到的底片竟然拍攝的是他看書的場景而大受震動。女主角能接收男主角的求愛,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男主角的主動示愛、真心誠意以及對她兒子的喜愛;但另一方面,男性本身的優秀在某種程度上能更加地吸引女性。當知道男主角為了尋找底片,不惜到遙遠的地方出行,并歷經諸多險阻終獲成功,這種精神和態度不可能不對她造成震撼,這無疑會令女主角加深對其的好感。影片的最后一幕:當女主角看到《生活》雜志的最后一刊的封面是男主角時,臉上浮現出了驚訝的表情,男主角順勢而為牽氣了心儀女生的手,女主角也臉上莞爾一笑,默認了彼此男女朋友的關系。
看完電影,反觀現實亦有此種人、此種現象。生活形式的單調重復加上對喜歡人的羞于表達,這種平淡沒有冒險和沒有變動的生活總是顯的很平庸。雖然影片的情節有些過于戲劇化,現實中的人們不大可能會突然做出改變,不會那么地拼命放手一搏。 但是,生活還是要常懷期待,不論日常之事還是喜歡的人。同時,最重要的是去行動,盡管去做就是了,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