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從學生時代走來,相信大家一定認同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講,我們的理解吸收往往會大相徑庭,有的老師說不出哪里好,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但作為培訓管理專業人士,我們不僅僅要甄別出好老師,還得知道為什么好?好在哪里?甚至如何幫助老師,讓課程內容更有效促進學員認識的提升和行為的轉變,從而提升績效。
老師對于內容理解的深度固然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還有重要到不可忽視的部分便是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人腦接受處理儲存信息的模式,讓知識的轉化更容易實現。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
所以,我借鑒羅伯特加涅的教學九事件、大衛梅里爾的五星教學以及理查德克拉克的引導式體驗學習,提出站在學習者角度的五步教學設計方法/步驟:
一,Target 明確教學目標
在課程之初,讓學員了解所學內容要達到的目標和目的,成效是什么,讓學員知道我們要一起去哪里。
目標設定方法: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結合,評價)及改進版的馬杰的ABCD程序教學目標(對象、行為、條件,標準)都是非常實用科學的目標設定方式。
目標設定內容:將目標描述成解決某一個特定場景或者特定問題的形式,如“能夠在初入團隊時,通過我是誰的故事建立領導力”、“能在不同場合,都穿著得當,提升個人形象“等等,往往更具有吸引力,更為聚焦,出資方、學員也更容易認可。
二,Motivation 激發學習意愿 (Why)
“活出生命的意義”,人為意義而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原因動機,在課程開始階段,給學員一個學下去的理由!
可以采用例如學習某事物的意義有哪些,好處是什么,壞處是什么,人是趨利避害的,特別強調會損失什么,會造成哪些害處,更加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及改變意愿,如:“連接創造價值,人脈能創造更多機會和運氣,有關系就沒關系,沒有關系才是最大的關系”。激發起大家學習提升人脈管理的能力。
也可以描述關于此話題學員日常會遇到的情景,引發其痛點、難點,如:“我的90后下屬,開的車比我都好,家里房子好幾套,我該如何管理?”這個普遍性的痛點,讓管理者希望學習如何用非物質方式激勵領導新生代員工。
三,Link 鏈接先驗知識 (What)
你有沒有體驗過學習了一整天,特別是學之前沒有學過的新知識,大腦會很漲,覺得再也塞不進任何信息了,這就是大腦的認知負荷,就像用電過度跳閘一樣,短時間內學習了太多的新知識顯然會消耗大腦的認知資源,那如何降低負荷,讓大腦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呢?此時需要從大腦伸出一個“鉤子”,這個“鉤子”就是我們頭腦中原有的類似的知識和經驗(先驗知識),通過“鉤子”的牽引,將這部分新知識一起拉進大腦中,從而降低了認知負荷。
鏈接舊知方法:這個“鉤子”可以是通過舉例、比喻、類比、故事等生動的形式來鏈接新舊知識。如:影院說自己是杜比影院?杜比影院能讓電影畫面更清晰,聲音更靈動,事實上它就如同是畫面和聲音的洗衣機,將雜質、雜音去除過濾,從而呈現更加的觀影效果。
講述新知內容:更進一步,為了讓學員理解而鏈接舊知,還需要老師講出概念的本質,比如“時間管理本質是選擇”,“管理是一種實踐”等;講清楚概念的來龍去脈,邏輯關系;同時,如果此概念容易和其他概念混淆,還要解釋出其不同點,就像鑒別診斷需要根據患者的主訴,與其他疾病鑒別開,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總而言之,說出概念的本質、來源以及與其他概念的區分點。這點極其考驗講師的功力和積累!
四,Experience 掌握特定技能 (How)
成人學習往往關注How,想知道并學會究竟如何做,這部分最好結合指向特定問題或某一場景的目標,學習相關的技能。而且,一定要讓學員自己來體驗,自己經歷過的才可能成為學員自己的。
可以采用的模式是:
1)Show 我做 你看----講師一邊演示示范一遍講解要點
2)Practice 你做 我看---可以采用局部練習加整體練習的方式,就像學習一支舞蹈,從分解動作開始練習,最后練習完整的舞蹈
3)Feedback 你做 我說----講師像教練一樣給予學員,哪里對,哪里不對,如何調整的反饋
能否準確發現和識別學員問題,用學員可以接受的方式給予反饋,這又是一個技術難點(非本文主題,暫略)。
五,Review 回顧學習內容
在課程或段落的最后,需要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技能點,幫助學員再次強化記憶,這有利于信息的深加工。
回顧可以直接告知,也可以用檢查、考試等多種方式,考察學員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回顧內容外,也可以在這一階段,觀察學員對于學習的反應(信心,喜好等)情況,有沒有較之前提升,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行為轉化的概率,當然這一步也可通過課后的問卷調研獲取。
以上五步,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到激發意愿的思考,從新概念的學習到新技能的訓練,最后總結回顧所有內容,一個課程或者課程中的段落均可以循環五步,進而達到學習總目標。
試想,一個老師讓你明確知道你能收獲什么,獲得什么好處,避免什么壞處,激發你學習的欲望,又通過比喻,故事,類比,舉例等形象生動的方式,讓你很容易明白了新知識;還講解演示,帶著你一起練習,提供到位的反饋,最后回顧內容幫助記憶,讓你真切的掌握了某項技能,從知道到做到...那么我很難想象這門課沒有成效。
我也將在未來課程開發教學設計中不斷實踐迭代此方法,但正如一開始提到的,前提還是對于內容本身理解和感悟程度。So,Keep Learning,Thinking & Practi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