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蒼老,母親也越來越懷舊,我也會隨母親的思緒開始喜歡追憶。
兒時的味道是山花飄香,野果滿齒盈口的味道。時光匆匆,多少親力親為的往事都已化作一縷煙云,隨風而逝,了無痕跡。唯有兒時的味道令我魂牽夢縈,揮之不去,歷久彌新,恍如昨日。
? ? ? 早些日子回老家看望母親,午后,開車帶著母親回到闊別30多年前住過的小院,這也是我童年成長的地方。
? ? ? 廠區(qū)周圍面貌已改變,只有走近家屬區(qū)才能看到童年時的影子還在。小橋下已沒有流動的水,枯草一片,而目光可以觸到它從不荒蕪的年華。 曾經(jīng)住過的小平房,廠子弟學校,大部分都大門緊鎖,許多墻瓦已被風化,搖搖欲墜。
? ? ? 我悄悄走近熟悉的籬笆房梁外, 這是我長大的地方,恍惚的歲月里,想起我穿梭于家與院子之間,仿佛聽媽媽喊我的乳名,我曾在這里讀書,長大……
? ? ? 那一輩的父母,是我見到過的最勤勞善良的父母。為了改善兒女的伙食,兒時住過的籬笆小院,那散發(fā)著泥土芳香的菜園,種滿了各種青菜,鮮花。嘰喳成群的雞鴨和屎糞伴隨著媽媽那簡單可口的飯菜和兒時的讀書聲……父母用勤勞的雙手把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樸實而溫暖。如今院子雖面貌有些改變,看不到太多從前溫馨的樣子 ,欣慰的是如今的小院沒被孤單,依舊還住著我兒時的伙伴。
? ? ? 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還在,而我已經(jīng)遠走他鄉(xiāng)。蟄伏的情感,堆積心頭,順著春天萬物蘇醒葉間的脈絡(luò),厚重而熱情地綻放。年幼時的剁痕依稀還在,不知這片土地可還埋怨那群不懂事的孩子。 看到搖曳的老屋,觸摸冰涼的墻,檐角的蛛網(wǎng),菜園里一條殘留的絲瓜藤,緊緊地攀爬在屋后的矮墻上,不肯松手。
院子內(nèi)的狗窩還在,只是狗卻不知去向。我生怕打攪了此刻的寧靜,悄悄離開。 此刻的畫面情景,讓我想起了那首《童年》的歌謠盡是如此應(yīng)景。
? ? ? 六七十年代能進國營鐵飯碗是父母那代人的驕傲。這樣每戶就可以每月按時去糧站領(lǐng)取公家分配給他們?nèi)业拇竺缀桶酌媪恕D菚r候還是計劃經(jīng)濟,大米、白面、白糖、豬肉都是統(tǒng)一用糧票按人口到規(guī)定的地方計劃購買。雖然我們的童年不如現(xiàn)在的孩子擁有大型游樂場,各種高科技玩具,公仔,每年寒暑假,父母還能陪著孩子游山觀水。而我們的童年卻是一條五彩繽紛的世界。像溪水一朵朵美好的浪花,那趣事,樂事,苦事,傻事應(yīng)有盡有。即使躺在草地上啃著胡蘿卜數(shù)著星星的日子一樣無憂無慮幸福快樂。
? ? ? 隨著新時代的崛起,鐵飯碗也隨之光榮落幕。父母原來工作過的企業(yè)破產(chǎn)后,年輕人為了生存都已經(jīng)搬出了這個僻靜破舊的家屬區(qū),留下稀稀拉拉大約還有三十幾戶人家,大致是白發(fā)蒼蒼孕育著我們已長大成人的爹媽。
? ? ? 午后的陽光下,母親與還健在的老人們寒暄不停。忽而講到情深處熱淚滿面,忽而講到曾經(jīng)的趣事開懷大笑。在他們淡淡笑容里,
從他們滿臉皺紋里,我依然能找回記憶里歲月的滄桑。我大致讀懂,他們感嘆歲月不饒人,年過不惑,隨時直奔天命,見一面少一面。
? ? ? 如今,我也不再年少,別離30多年滄桑之后,不再年輕模樣的老人們卻還能再次認得我,喊出我的乳名。
? ? ? 兒時的記憶彌足珍貴,時兒時的味道永世難忘。可惜時光不能倒轉(zhuǎn),童年不再回來,我懷念河溪處處,水色四季的年代。我懷念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
懷念一起用雙手挽留童年拂面的春風。點點滴滴,在我記憶里像一艘船, 裝滿了糖果,裝滿了歡笑,裝滿了五彩斑斕的夢,有淡淡的甜蜜, 使人留戀,使人向往。
因為這里承載了我童年的回憶,和活生生的成長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