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愛玲曾說過:“出名要趁早,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么痛快。”
而作為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韓寒,則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的涵義。
1999年,17歲的松江二中學生韓寒,以一篇《杯中窺人》的文章,榮獲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的一等獎,從此聲名鵲起。
隨后幾年,新概念大賽陸續涌現出郭敬明、張悅然、七堇年等80后青春文學作家。
可以這么說,如今的8090后一代,誰不是讀著韓寒的《三重門》、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長大的。
但同時,韓寒這個體育和文學特長生,卻因為7門功課不及格而被留級,成為當時社會爭相討論的“熱點”。
2000年,韓寒的處女作小說《三重門》出版,短短上市幾個月,銷量一下子達到驚人的200萬冊。
什么概念?
這本書破了近20年以來的出版記錄,韓寒也拿到人生的第一個50萬版稅。
在當年,絕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月薪還不足1000元,而北京三環內的房間只有2000元/平,韓寒隨便可以買兩套帝都市中心的房子了。
這一年,韓寒才18歲。
99%的人估計剛剛高三畢業,有些人比較幸運,則進入了大學校園。
少年成名,名利雙收。這么牛掰的韓寒,自然一下子成為許多青少年心中的超級英雄,瞬間走上神壇。
但擺在他面前的問題也很大,韓寒雖然是紅人,但學校也有自己的管理制度,經過慎重考慮后,韓寒并不想留級,遂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休學。
他說退學是被迫的,休學是自愿的,聽上去比較好聽。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不過在辦理退學手續時,老師忍不住問了他一句:“你不上學了,以后靠什么來養活自己?”
韓寒則一臉篤定地說,稿費啊。
沒想到隨口說的這句話,卻引來了老師們的一片笑聲。只是他們都沒有料到,這個看起來桀驁不馴的男生,還真的有吹牛皮的資本。
02
憑借《三重門》一炮而紅后,接下來韓寒一如既往每年出版一本書,《零下一度》《像少年啊飛馳》《長安亂》等。
后來,復旦大學頗為欣賞韓寒的才華,決定破格錄取他做旁聽生,并安排名師指點。
以為韓寒會喜出望外,他卻不屑一顧地回復:“就算復旦請我當教授,還要看我有沒有空。”
言語間,充斥著孫悟空大鬧天空時的自信和霸氣。
當然,韓寒這個過于高調的叛逆行為,也為他惹來了不小的麻煩。
老師家長們因害怕孩子模仿韓寒,放棄學業而批評他,有學者認為韓寒的樣子“很欠扁”。
這就是韓寒參加的《對話》,在電視節目里受到一群“主流”學生的圍攻,覺得他不務正業。
有意思的是,時隔多年后,韓寒從一個性格反叛的“不良少年”,蛻變成有良心的公知分子。而當年在臺上義正言辭指責他的年輕精英們,不是去了國外定居,就是已經沉淪了。
就在所有人以為,韓寒身上的標簽將一直是作家時,他突然華麗麗一個轉身,成為了一名賽車手。
的確,如果他一直只是個作家,那可能就不是韓寒了。
在賽車場上,他一共獲得7次年度總冠軍,并且成為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個雙料年度總冠軍,擁有中國職業賽車場地、拉力兩項賽事的冠軍獎項。
原來,韓寒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賽車,11歲那年看到電視機里正在播放港京拉力賽,他就夢想著哪天能有一輛自己的賽車。
于是,當韓寒靠寫書發達后,他就用自己的稿費作為資金,開始追逐童年時代的夢想,2003年起參加全國汽車拉力賽。
韓寒雖然經過艱苦的訓練,但隔行如隔山,最開始的成績卻很不理想。
從他玩賽車的第一天起,大眾的質疑聲音就從來沒有停過,因為大家都覺韓寒是有錢沒地方花,玩賽車只是一時興起。
“世界上有兩條路,一條開滿鮮花,一條鋪滿荊棘。我選擇難走的一條走,不是因為天性的傲慢,而是對命運的謙卑。”
韓寒選擇的,就是難走的那條路。
后來,他的水平越來越好,賽車技術也得到業內的一致認可。
2005年,韓寒拿到拉力賽的首個冠軍,同時也讓公眾們知道他不是為了玩,而是真正把賽車當成一種職業來對待。
有了第一個冠軍,后面就像打開潘多拉的盒子,韓寒在賽車領域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中國賽車市場的風云人物。
正如歌手許巍在《藍蓮花》里所唱的:“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
03
在賽道上風馳電掣的同時,韓寒不忘一邊以筆為刀,以夢為馬,站在年輕人的視角針砭時事。
他和徐靜蕾是最早玩博客的一批人,兩人的點擊量像火箭一般不斷攀升,當時徐靜蕾是第一,韓寒則是第二。
此時的韓寒,以巨大的流量和人氣為民請命,說真話,這就是“公民韓寒”。
后來,他形容自己為:“忍不住看破說破,什么都要點評一下的人”。
而那場名噪一時的“韓白之爭”,更是把韓寒推上了鋒芒畢露的巔峰。
2006年,主流作家白燁發文《80后的現狀與未來》,針對以韓寒、郭敬明為代表的80后作家進行抨擊,說他們不能被當作真正的作家來看待。
“實際上,八零后的作品,只是進入了市場,但尚未真正進入文壇。”
“八零后這批寫手,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而是文學創作的愛好者。”
言下之意,無疑是在諷刺韓寒這類青年, 雖有眾多擁躉,但在傳統的主流文人眼中,其實還不入流。
于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對決開始了。
這場“韓白之爭”越戰越猛,韓寒方一人參戰,單槍匹馬;而白燁一方加入了助戰隊友:作協副主席陸天明、導演陸川、文化學者高曉松等。
看似不對等的決戰,誰能想到結果卻是“以弱勝強”,韓寒像齊天大圣一樣單挑天庭里的所有天兵天將,當然世俗社會里的如來并沒有出面。
后來,高曉松在節目中坦言:
“陸川說你看韓寒這么猖狂
把我爸罵得跟王八蛋似的
然后陸川剛一上去
也被罵得跟王八蛋似的
我說我來替你們出頭
反正韓寒最后說了一句話叫 '高處不勝寒'
就是我贏不了韓寒
于是我就大敗”
經過數年的口誅筆伐,韓寒一戰成名,名望更是如日中天,成為無數人的精神偶像,也是近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深的文化人。
事后,曾經拔劍弩張的韓寒和高曉松,則成為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好友。
04
只是已過而立之年的韓寒,則退去了年輕時的青澀,逐漸變得低調、隨和起來。
稱呼別人時,他開始習慣性地在末尾加上“老師”二字。
面對鏡頭他會說: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不能停止學習。
會對當年的退學,有另一番闡釋:“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很多人不禁要問,日漸成熟的韓寒,是不是變了,變成了當初自己討厭的那個人,背叛了曾經支持他的那一代人……
韓寒是不是已經向這個操蛋的世界妥協認慫了。
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你就太不了解韓寒了。
看完電影《飛馳人生》后,我才明白—— 韓寒不再大鬧天宮,并不是因為他開始屈服。
而是因為經歷過漫長的取經之路后,他終于懂得了世間疾苦。他不再像齊天大圣那樣去懟天懟地,而是學會了像斗戰勝佛那樣去包容眾生。
年近中年,韓寒變得圓潤了,他漸漸發現這世上很多事情,其實充滿了隨機性。
并不是你有才,就一定會受到賞識,也不是你長得漂亮,就一定會得到幸福人生。
比韓寒有才的人有沒有,比他更加努力拼搏的人,有沒有?
肯定有,只是韓寒擁有了很多人所不具備的機會和好運,也就是隨機性。
就像《飛馳人生》片尾曲唱的那句:“我的一半人生,飄蕩就像只風箏,如果命運是風,什么又是我的繩。”
繼續轉換賽道的韓寒,在新的電影市場依然玩得風生水起。
2014年,韓寒自編自導處女作電影《后會無期》,票房6.28億,打敗郭敬明的《小時代》。
隨后的《乘風破浪》票房10.49億,《飛馳人生》17.16億。
再度跨界影視圈,韓寒成功打出一手漂亮的牌,驚艷眾人。
05
《飛馳人生》的拍攝現場,久未露面的韓寒和主演沈騰一同出現,昔日校草級別的兩人,被戲稱為“合肥”,臃腫的身材不忍細看。
然而,只經過短短的一個半月后,韓寒再次亮相,健碩的身材一下子驚艷了世人。
有人說,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在多個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韓寒,更是擁有一個令所有人都羨慕的幸福家庭。
他曾感慨在韓小野沒有出生的時候,人人都喊他韓少,但女兒出生后,片場的人都叫他岳父。
而在他背后一直默默付出的女人,就是妻子金麗華,她比韓寒小兩三歲,長得非常漂亮,是學校公認的才女校花。
兩人的感情,從2003年時就初見端倪,彼時的金麗華還在讀高中,韓寒經常開著摩托車到學校接她放學。
高中畢業后,金麗華考上中戲,電影電視系編導專業。
其實在這段感情中,金麗華從來不是那個“高攀”的,她成績優秀,交際手段很強,一直幫著韓寒處理公關事務。
她曾是韓寒首次執導MV《毒藥》的制片人,還負責做韓寒其中一本雜志,而他能夠成功進軍娛樂圈,亦有金麗華的功勞在內。
如今,韓寒有了一雙兒女,愛情和事業雙豐收,可謂是人生大贏家,活成了無數人羨慕的樣子。
這個才華橫溢又飽受爭議的80后,一路走來似乎做什么成什么。他的人生看似隨意,沒有什么規劃和經營,卻又不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不過韓寒的人生,別人卻復制不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即便聽過很多道理,也可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的成功,并不代表所有人像他一樣努力了,就會有好的結果。
但只要你仍在堅持你所熱愛的事情,你就值得被人尊敬。
因為擁有夢想,并堅持追逐夢想的人,是可貴的,更是可敬的。
作者:小荻
編輯: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