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看得是何帆老師對坎貝爾的《千面英雄》的解讀,上一周何老師讓我們學習閱讀,怎么更好地閱讀,這一周何老師教給我們怎么選擇自己人生當中的導師,對手,以及怎么去解讀一部神話的故事。今天我寫的內容有點特殊,寫的方面跟我自身經歷的有關,其中很多是自己的感悟,請大家賜教。
1,神話對于人生的意義
很多人小時候都應該看過童話故事,神話電影,神話電視劇,覺得里面有很多偉大的人物,技能炫酷,能力強大,每當要失敗的時候,總是能夠力挽狂瀾,做到某些看似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種對于英雄的崇拜是我們從小就開始養成的,象征著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長大了之后,發現這些美麗的神話故事依舊還一部分能夠留在腦海當中,其中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那些人物比較有特點,情節比較突出的部分。還有比如西游記里面的孫悟空、豬八戒、白骨精和牛魔王;海邊游泳時抽龍王兒子筋的哪吒三臺子;一根藤上長滿七個果實的葫蘆娃兄弟,這些屬于電視劇經常輪番播出,特別是在我小時候,每天都能看到相關的題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子里,除此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基本都記不清楚了
小時候,我看過的有關傳說和神話類的故事很少,幾乎止于書本的文章,但是對于恐怖時間的傳說還是聽了不少,比如某些學校鬧鬼怪的傳聞;元宵節小孩子不能出門,因為元宵是一頭怪獸,會把你給吃了;這些印象映射到夢里的時候,就總是能夠夢到讓我恐懼的事情,盡管現在長大了,但有時候半夜還能夠被嚇醒。
2,你需要什么樣的人生導師?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能夠帶我們快速入門,相當于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目標,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擁有人生導師呢,寫這一段的時候,我們還在群里聊天。發現我們這些一起學習的朋友當中,能夠永擁有人生導師的很少,試想一下,我們群都是愛好學習的人,擁有人生導師的比例都很少,何況那些并不怎么熱愛學習的呢?
一個好的導師和一個好的老師相對比,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導師除了教給年輕人知識,同時還能夠教給他們怎么做人。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很好的老師,每次講課都很有激情,講的內容都很好理解,當時很是佩服,每天都期待著可以上他的課。一個學期過去了,課程結束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唯一能想起來的就是這個老師講課很厲害,聽了之后很受啟發,其他的我收獲甚少。這種能夠很好地傳授給你知識,讓你很好吸收的叫做好老師。
能夠找到人生的導師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畢竟這種還得看緣分。但是找不到呢,也沒有必要特意去追尋你的人生導師,如果能夠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自我價值的提升上,吸取百家之長未必比不上擁有一名導師。
3,認清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對手
你有對手嗎?我認為這句話是無解的,因為你有沒有對手要看在哪個領域,以及跟你對比的這名對手擅長的領域是否和你一樣,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擁有一名你可以競爭的對手;如果不是請不要氣餒,大部分人和你一樣。有個例子:兩個商家,一個賣雞蛋,一個賣建材,你覺得他們是競爭對手么?
對手是一類能夠讓你迅速在某個方面脫穎而出的人,出于競爭關系,由于好勝不服輸的心里等等,你想著要去贏他,想著要在某些方面做出比他優秀的成績,這時候你在潛意識里就會激發你的斗志,做事情很認真,往往還有靈感發生。在學校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成績比某一位同學差,然后奮起直追的經歷。也許某一次期中考試,也許是某一次的綜合測評,你由于成績比別人差,開始默默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然后在最后的考試當中取得很棒的成績。
4,影響你社交關系的神秘數字
這一周我從專欄里學習到了三個數字,各自代表著三個不同的道理。
六度分隔理論
有好多次,我跟朋友聊天,聊著聊著就發現我們兩個有一個共同認識的人,接著話題就變成了我們認識的人身上了。在大學里面,我算是屬于比較活躍的那種類型,經常都會跟不同的同學接觸,聊天,探討自己的想法,甚至好吃好玩的。有時候聊著聊著,我們就會聊到某個具體的人或者事物,突然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浮上來,也許是某個人你們共同認識,也許是某件事情你們共同經歷過。這是一個例子:有一次我無聊刷著朋友圈,看到一個剛認識不久的大一師妹發了一張自拍,覺得拍得很好看,就在底下評論了一條,結果不過2分鐘,我的一位好朋友就發在這個師妹的評論下回復了我一個驚訝的表情,這兩個人不在同一個年級,不在同一個部門,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們兩個高中在同一個學校,你說這件事神奇不神奇,這類事情還遇到過很多。
我們能夠穩定維持的人際關系150人
你朋友多么?微信好友列表有多少人?QQ好友列表有多少人?這幾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多的連微信列表都放不下,少的就一些經常聯系的人。出于從事的行業不一樣,大家關心的焦點不一樣,人自然而然地會出現按群分類的現象,就像你參加一個活動,大家分組玩游戲,這時候原先認識的人也會因為現在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從而說我是這一隊的,他是那一隊的現象。
研究表明我們能夠聯系得到的不超過150,當人數一旦超過這個數值,我們的精力就沒法估計這么多的人數,而這也還由于人類進步造成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有慎重選擇朋友的意識,你的精力只夠150個人,貪多反而不好,如果結合第一個數字6所代表的理論,其實你是相當于和全世界聯系的。
五人定律
我有一個小群,里面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兩個大學從開學就一起搞事情,談論想法的哥們,每次和他們聊天都能夠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有時候比較激進,有時候比較保守,當我們線下聚會的時候,聊的話題也很符合我的觀點,經過這一周的學習,我才知道五人定律,估計以前我知道過,但是沒關系,以后我就記住了。
5,“離經叛道”是生活的一劑良藥
從我的觀點出發,離經叛道其實是對自我觀念的沖擊。我們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大部分人的思維都有了一個定勢,很難改過來,或者可以表達為不想改過來,因為成本太高。
我常常會有一個錯覺:我做的這件事情是對的;別人做的估計沒有我做的好;這道題讓我來做,我可以做好;我能夠完成別人很少能夠完成的事情。大家看一下我上面的四種想法,基本都是從自我出發,當局者迷,剛提出來的時候,我并不認為我是錯的,而且還冠一個自信的標簽,直到我看了很多別人的書之后,再經過自己更多的思考,回過頭去看,才發現自己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是多么地無知。而讓認知發生蛻變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學習,多看書,多思考,吸取前人的智慧。
6,總結
我們都很喜歡英雄般的人物,只要有危險,他們就會出現,遇到了困難,一開始會被打得很慘,但是絕地反彈之后,一擊就能過擊倒對手,出于心里作用,我們看這些會覺得很爽??赐曛?,自己都想成為那個英雄,做很多好事,讓很多人崇拜。
以前看過一句話“世上本無魔鬼,都是心魔”,今天我改一下“世上本無英雄,你對于英雄的崇拜源于你內心的追求。”只要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做自己的英雄又何嘗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