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少兒培訓這幾年里,接觸了很多孩子。慢慢懂得為人父母和為人師表的責任。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待人接物溫和有禮,孩子必定恭敬謙讓,父母不修邊幅衣衫不整,孩子也會不愛干凈不講衛生。父母的行為、文明禮儀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時刻影響著孩子。
在我執教的班里,有的孩子天生討喜,有的孩子卻讓老師很無奈。這里面的討喜不包括老師人為的“偏心”。同樣是五歲剛上學前班的小孩,一個孩子長得漂亮可愛,衣服總是干干凈凈的,每天上課從不遲到,總是笑吟吟的問“老師好”,即便偶爾遲到,也會先敲門后在教室外等待,得到老師的許可方才進入教室。她在課上從來不讓老師操心,該安靜的時候安靜,該發言的時候又很積極,盡管不是班上最聰明最拔尖的孩子,老師也不免會多疼愛幾分。我想能養出這樣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是有文化重教育的。另外一個孩子,上課多數遲到,而且每次都是及拉著鞋子拖沓著進來,衣服從來沒有干凈過,小臉通常都是臟兮兮的,班里最鬧最不守規矩的就是他。這個孩子的父母一定忙的沒有時間管他吧。兩個孩子一比較,你覺得哪一個會更討老師喜歡?在學期結束的家長會上,我特別留意了這兩個家庭,是有多大差別的家庭,才會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果不其然第一個孩子的父母是老師和檢察官,第二個孩子的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每天起早貪黑,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到孩子的教育。
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孩子犯錯了父母應該先檢討自己的過錯。俗話說“身教重于言傳”,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孩子們都耳濡目染,并極力模仿。我們班里有幾個小朋友,特別講究穿著,五六歲的孩子就知道鞋子是名牌的,衣服是高級商場買的,并且“沾沾自喜”的跟同學們分享,生怕被別人比了下去。這幾個孩子的媽媽都是家庭主婦,閑來沒事就喜歡一起逛街,女人扎堆的時候就愛比誰的衣服美誰的老公更有錢,這些不好的行為很容易就影響到了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是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間段,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將來孩子一切以“名牌為尊”、“攀比成風”誰之過?社會嗎?不,首先應該檢討的是父母。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艱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為人父母者,常常砥礪精進,時時從容不迫;雖知心懷敬畏,仍將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