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哲
最近又回顧了一部2003年的老片子《風雨哈佛路》,這部片子據美國“奇跡女孩”莉絲·默里的親筆傳記《Breaking Night》(中文版《風雨哈佛路》現已出版)改編。
內容主要是講,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的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于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4年課程,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進入哈佛學習。
曾經以為所有成功的人都擁有天才的大腦,是上天注定的成功。接觸的人多了以后,很多成功的人只是比你更加努力,更加熱愛,更加專注,更加堅持。
01
之前看到有一篇文章寫到“對于學習的這件事兒:普通人是后面有個鞭子抽著自己,還懶的去改變。但是優秀的人不一樣,優秀的人隨時都有危機感,而且保持了求知如渴的態度”。
女主用了2年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因為不想比其他學生上學晚。在兼職洗碗的時候,她在看書,在地鐵上她在看書。如果有些人不想學習,即使你再努力的想幫助他也是白搭,因為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02
目標->時間->效率->專注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只定了目標,卻沒有一個deadline,結果導致的就是過了很久很久,你的目標始終只是你的目標而已。在這里需要有一個時間的限制,就像電影里的女主,給自己定了2年的計劃,一定要考上哈佛大學。之后就要把大的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日計劃周計劃。很多時候你只看到了人家成功的結果,卻忽略每日的堅持。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無非是把無數件件小事做到90分,同樣是一樣的學習時間,有些考了90分,有些考了60分,無數的考試之后,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女主之所以可以申請到哈佛,與她的GPA有很大的關系,如何保證自己總體的優秀,就要在小事上不斷努力,不斷地精進。避免其他干擾,讓自己更加專注更加投入的去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03
但凡真正優秀的人,對待自己往往比較苛刻,這種自律是滲透到骨子里。
電影中的話“我很聰明,我可以改變我現在的生活,改變我的一生。我需要的只是這個機會。我為什么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么不能做到?”
以下是一個同學考研的作息以及上研究生期間的作息時間表,從研一的倒數到現在的年級第一,學校的專業排名全國第一,他的本科也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大學。
哪里來的天生如此,成功的人有的更多是艱辛努力。
5:30 起床
6:00---6:30跑步
6:40---7:20晨讀
7:20---7:50吃早餐,會宿舍整理
8:00上課(或者去圖書館自習)
12:00吃午飯(看英文電影、背單詞)
12:40午睡
13:30上課(或去圖書館自習)
17:40吃晚飯
18:00圖書館自習
22:00---22:30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