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大門口那棵最壯碩的樹死了,沒被蟲子蠶食,沒有遭受外力破壞。貌似長得好好的,卻慢慢地就死掉了。
就像賣衣服的,總喜歡把最漂亮的衣服掛在門口顯眼的地方,以招徠顧客一樣,大門口旁邊的這棵樹自然也是挑選地最好的,樹干粗壯結實,枝杈短小精悍,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
最初種下去的時候,這棵樹也的確很爭氣,拼命生長,比它四周的樹都顯得格外精神,朝氣蓬勃的勁頭,讓人看著就心生歡喜。
現在的樹,卻是一副蔫頭耷腦、氣息奄奄的樣子,就像一個垂死掙扎的老者,期待起死回生,卻有心無力。
綠化專家進行了分析,給樹的死亡下了定論:長得太快,自己長死了。
很奇怪吧!其實也不奇怪,因為生長環境變了,如果還按照慣常的思維,按照固有的生長模式,自然就走進了死胡同。
由于我們當地水土不好,黃河入???,都是鹽堿地,直接種樹是活不了的。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先挖一個大大的樹坑,給樹木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坑的四周用厚厚的塑料紙圍一圈,在塑料紙內填滿拉來的好土,再種樹,這樣能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結果,這棵樹生長速度過猛,根部迅速往下扎,沒用多長時間,在樹根還很稚嫩的時候,就突破了塑料紙內的好土層,直接伸到了鹽堿層,導致根部被燒傷,慢慢就死了。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棵樹,把自己長死了。
為了努力往上生長,只有拼命往下扎根,這對樹的生長來說,是絕對的真理,但是生長速度太快,有可能就是一場悲劇。
如果慢慢生長,先在好土層吸收更多的營養,蓄積更多的力量。等根部更成熟老練一些再往下扎,在扎根的過程中,逐漸適應地下惡劣的環境,即使最終還是到達了鹽堿層,也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對抗侵害,不至于遭受滅頂之災,回天無力。
這也跟人一樣,干什么事情,都不可一味只追求速度,欲速則不達,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樹沒有思維,不知道變通,只知道蠻力生長。但人卻不一樣,人是有思辨、選擇能力的。
審時度勢,謀勢而動,選擇有利的生長環境,不同的境況下,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