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慕凡
詩,我想為你寫首詩
詩不是一個姑娘,就是詩。
詩,拆開看,言 土 寸 ,
我把她解釋為語言扎進土里有一寸,
所以是接地氣的。
"詩人是這個時代最【窮】的人"
這個世代隨便一個寫網絡文的粉絲上百萬,但我很少看到一個詩人的粉絲可以上萬,所以說詩人是孤獨的。
但孤獨跟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它充滿對生活的熱愛,不隨嘈雜的世觀而隨波逐流。
反觀現在那些火紅的網絡文,時而勵志,時而雞湯,還有比雞湯更毒的是撕逼文,某撕逼大王隨便一篇把身邊每一個朋友都罵遍的文章,都是上百萬的閱讀量,推文竟是40萬以上的廣告費,我忍不住驚呼,這世界是怎么了!
我為什么選擇孤獨
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周國平《人與永恒》
詩的輝煌
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學作品是詩歌,最廣為流傳的當屬《詩經》
但當時要記錄一首詩,傳承下去,得一個個字的刻在甲骨或竹簡上,其中的艱辛困難可以想象,所以這份付出值得它流傳至今。
戰國后期,在楚國,沒錯就是在大長沙,出現了一種具有楚文化獨特風采的新詩體——楚辭(風騷體)。"風騷"的代表人物便是屈原。作《懷沙》,發出"知死不可讓兮,原勿愛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將以為類兮"的嘆息之后,就懷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連投江都是那么的"風騷"。
到了唐代才是詩歌史上的"黃金小康時代",當時出門買個包子都可以碰到排在你前面的白居易,也許他會對你說,騷年,請我吃個包子,送你首詩如何?你竟然告訴我,你還猶豫了。
你只想買一件衣服,你去了天貓上看看喜歡的,結果滿滿的一購物車。
而當時詩的風格多到何止幾車
可以抒寫閑情逸致,風格清新自然
可以深情綿邈,綺麗婉曲
可以感情內在深沉,風格沉郁頓挫
可以意蘊雋永,興寄深微
而我獨愛李白的奔放熾烈,風格豪放飄逸
那一首《將進酒》,嚇得我把酒都戒(濺)了,我一直在想,或許只有西蜀這種地方才能出像李白這樣的詩人吧,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后治"
也許是四川人民這種天生的追求自由豪放的生活習慣造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就算現在,你去到四川,你依然會驚嘆那里的人民生活方式和態度,下午時光,走在路上,會看到滿大街的人都把麻將桌搬到馬路邊,四人一桌,八人一團。自娛自樂,外面的繁華喧鬧與他們毫無關聯。
詩的落寞
很多人說,詩之所以落寞是因為出現了現代詩,因為門檻太低,毫無韻律,平仄,隨便愛好寫詩的一個人都可以寫,所以便把詩給玩壞了。甚至有專欄作家諷刺說:你們把長長的一段話拆成幾句,就是所謂的詩嗎?
我想說,是這個時代把詩給遺忘和拋棄了,因為從詩上面獲取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特別喜歡辛波斯卡的詩,簡單明了,就像老朋友在耳邊講故事般,溫柔而真實,
《一見鐘情》
辛波斯卡
他們兩人都相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倆交會。
這樣的篤定是美麗的,
但變化無常更是美麗。
既然從未見過面,所以他們確定
彼此并無任何瓜葛。
但是聽聽自街道、樓梯、走廊傳出的話語--
他倆或許擦肩而過一百萬次了吧?
我想問他們
是否記不得了--
在旋轉門
面對面那一刻?
或者在人群中喃喃說出的「對不起」?
或者在聽筒截獲的唐突的「打錯了」?
然而我早知他們的答案。
是的,他們記不得了。
他們會感到詫異,倘若得知
緣分已玩弄他們多年。
尚未完全做好
成為他們命運的準備,
緣分將他們推近,驅離,
憋住笑聲
阻擋他們的去路,
然后閃到一邊。
有一些跡象和信號存在,
即使他們尚無法解讀。
也許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個星期二
有某片葉子飄舞于
肩與肩之間?
有東西掉了又撿了起來?
天曉得,也許是那個
消失于童年灌木叢中的球?
還有事前已被觸摸
層層覆蓋的
門把和門鈴。
檢查完畢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
有一晚,也許同樣的夢,
到了早晨變得模糊。
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
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讀后感
讀一首好詩就像聞春天的百花齊放,芳香撲鼻,令人神彩清爽
讀一首好詩就像聽夏夜的蟬鳴蛙叫,高山流水,沉醉斯夢如歌
讀一首好詩就像看深秋的紅日東起,自由縱情,看盡世間美妙
讀一首好詩就像品寒冬的一壺清茶,沉淀心靈,感懷歲月靜好
不好意思,又矯情了
既然都這樣了,再矯情點又何妨,老夫聊發少年狂,隨筆附上一首,跑了一天一夜的題終于回到主題
詩,我想為你寫首詩
慕凡
晨霧朦朧了我的視線
就在那一剎那
我們的世界誰也看不清誰
到底是
山川經不起歲月的蹉跎
還是
流水向往美麗的大海
午夜的電臺里
傳來了那首
古老又傳奇的歌
我想
那是你
曾經癡戀的夢中情人
我不想,也不愿
任明天遺忘你
我不會,也不能
讓自己有遺憾
…………
于是,我想為你寫首詩
風搖落葉的季節
送你一縷陽光
掛在樹梢
沉迷在旖旎年華
黃昏時,我把紅色摘下
捧在手心里
把心埋在樹下
任四季變化
在黑暗中
點亮一地的光明
看不見的
都看見了
最后啊
我想為你寫首詩
帶上我真誠的心
為你寫首詩
帶上我的心
寫在最后
雞湯就像是盛開的花朵,但終究只是暫時的;而詩卻是花下那一寸寸的泥土,是詩滋潤著花朵的燦爛。我希望,當花凋謝的那天,最好刮著點風!
The End
生活不止眼前的雞湯文,還有詩和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