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火過一個節目——《國家寶藏》,雖然不是期期都經典,但總有一些能觸動人的地方。黃渤和王嘉參加的那一期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他們守護的國寶是皿方罍,以人飾物,人把物演活了。黃渤飾演的是皿方罍的器身,王嘉飾演的是器蓋。這樣安排,大約是想讓黃渤詮釋國寶的沉穩,大氣,有沉淀感的一面,王嘉演繹的則是國寶帥氣,精致,歷久彌新的一面。
兩人飾演的皿方罍器身和器蓋兩兄弟在那段讓我們屈辱的歷史時期經歷了兄弟分離,流落他國,歷盡了顛沛流離,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艱難的歸國團聚之路。
器物沒有生命,沒有思想,不會說話。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器物的經歷想見當時的中國遭受的磨難,中國人民經歷的欺辱一定比這些器物更慘痛百倍。
但好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國寶的回國之路雖然坎坷,但它們終究是回來了。中國人民雖然經歷了非人的劫難,但頑強的中國人民終究站起身來,抬起頭來了。
不由慶幸生在和平年代,感謝祖國努力維持的和平和發展,國家的強大才是人民安穩的最堅強后盾,為中華大國的崛起,為中國人民受到的保護而驕傲。
想起前段時間去西安,在朋友推薦的眾多景點中我第一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古城墻,因為我想去古城墻上感受我們盛唐時期的面貌,去找一點大唐的影子。雖然心里明明知道現在的城墻已然經歷了修繕,改造甚至重建,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但我想城墻上那吹了千年的風,頭頂上照了千年的月一定是不會變的。
在城墻上遠望,大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大唐的王者也一定曾站在雄偉的鐘鼓樓上,器宇軒昂,神態自若,極目遠眺,看著自己的子民安居樂業,看著繁華的市井熱鬧非凡,看著往來朝拜的他國使臣絡繹不絕。大唐的王者是什么氣度,大唐的子民就會有怎樣的氣度,我想,他們一定都有開放的胸懷,滿腔的熱情,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他們一定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國家和腳下的土地。
作為現代的中國人,由衷的期盼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許我們的國家現在還有諸多讓人不滿和詬病的地方,但,我們的國還是在逐步強大,中國人也在隨著國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熱切期待著,我們誠懇努力著。
我要把這些都告訴我的學生,因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