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心復雜,你要記著給自己留一個心眼。” “ 職場如戰場,沒有真朋友。”在剛剛步入社會和職場的時候,總有長輩和前輩對我說類似這樣的話。包括一些人們追捧的暢銷書籍,也會偶爾有意無意給你透露這樣一個信息,不要把全部的自己暴露給別人,要展示你最優秀的一面。慶幸的是我的工作環境,大家都是各忙自己的事情,沒有相互利益牽扯,全憑本事,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甚至有幸交到了幾個真心的朋友。生活中雖然被人坑過,但是也不足以讓我對這個社會充滿戒備。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幸運。鈴鐺是我的表妹,小姑娘剛剛畢業,滿腔熱情,被一家國企錄用。可她在剛入職的兩個月內幾次找我哭訴。她說有重大失誤,明明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錯卻要背下所有的黑鍋,昨天還是親密無間的同事,第二天就在別人面前傳自己的八卦,甚至編出一些子虛烏有的猜想。她說最累的不是工作,而是每天都要謹小慎微地處理人際關系上的瑣事。后來,表妹似乎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生活,也不再向我抱怨或者傾訴,偶爾有一次聊天對我說,“姐姐,如果不是真心的朋友,我們是需要帶著戴著面具生活的。”
我內心感嘆她小小年紀,竟會有如此感嘆。卻也不愿意給她灌輸做人一定要真心這樣的心靈雞湯。每個人經歷閱歷不同,面對的環境也不一樣,冷暖自知,是需要各自去探尋一條合適的處世之道。戴著面具生活便是有些人對生活做出的妥協。
他們之所以戴著面具生活,是因為面具是一個可以偽裝自己,獲取自身利益的工具。我們習慣用它來偽裝自己天性不足的一面,偽裝自己柔軟脆弱的一面,偽裝內心不能被外人窺見的想法和意圖。唯有此,才可以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尋求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片天地。
我曾見過對員工要求苛刻,從不講情面的老板,在收到老公玫瑰花后甜蜜得像個少女;我曾見過外表要強,個性執拗的朋友因為一次比賽的發揮失常,表面說著沒關系,卻在人后暗自留下不堪一擊的眼淚;我也曾見過,經常與客戶應酬,滿嘴場面話的大哥在遠在老家的父母膝下悉心照料,愧疚難耐地磕下頭;甚至是我們最親近的父母,小時候總以為他們神通廣大,可以永遠幫助我們們遮風擋雨,應對所有的不如意,漸懂人事后,看到他們兩鬢逐漸斑白的頭發,才意識到他們的不如意從來不比我們少,只是大多數的父母,尤其是父親,總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永遠扮演那個威嚴,高大的形象。為了工作也好,地位也罷,亦或是是為了贏得別人的認可和人前的尊嚴,他們都曾或多或少地戴著面具,偽裝成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
戴著面具我們更容易獲取所需,而在成長,逐漸成熟的過程中,我們還學會了像刺猬一樣武裝自己,自我保護,這個時候,面具便是我們用來防備各種傷害和攻擊的武器。
就好像愛情里的兩個人,你明明很在意對方的感受,可是你深知,愛情里愛得多一些的人受得傷害也會多,為了不讓自己看起來那么卑微,你寧可假裝的很冷淡;就好像兩個人打架,即使你心里害怕的要死,為了不讓對方看出你的膽怯,你也要裝出一副很厲害的樣子,不愿意在氣勢上輸給他。 就好像和朋友同時看上了一件只剩下孤品的漂亮衣服,兩個人都很喜歡,可是為了不被別人看成自私不大度的人,你們會假裝推諉互相謙讓?就好像很多人心里熱衷金錢,權力和地位,可是理直氣壯說自己愛富貴愛權力的卻沒有幾個,在一個道德占據高點的社會,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一個愛慕虛榮,貪圖權力或者膚淺物質的人。我們總是太過在乎外界的看法,輿論是這個時代打擊別人最好的利器。
但你又不得不承認自私,貪婪,脆弱,自保,爭強好勝都是伴隨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群體中,為了契合道德標準,為了獲得核心的競爭力,我們需要去壓抑自己的天性,隱藏性格當中的缺陷, 戴著面具在社會的大舞臺,扮演屬于自己的角色,不管你愿不愿意,這是變成熟的一種手段,也是成長的代價。
我想大概從來沒有人愿意戴著面具生活,只是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扮演一個不完全屬于自己特性的角色并不輕松,面具是需要花心力來打造。隱藏內心真實的想法,掩蓋自己的不完美并不是一件輕松而容易的事情,那是經歷和經驗的累積,而那樣的經歷也許根本沒有人喜歡。
當我們戴著面具獲取自身所需的同時,無形中卻失去了被更多人理解和信任的可能。我們戴著面具對這個世界充滿警覺和防備,卻讓自己心力交瘁。我們試圖創造一張堅強優秀,幾近完美的面孔,透過面具看到的卻是一個疲憊,孤獨的靈魂。
這是為什么我們總在羨慕身旁那些個性率真,可以勇敢做自己的人,格外珍惜遇到的每一個可以袒露真心,誠懇相待的朋友。越來越多的人在呼喊,摘下面具,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誰不愿意追求美而真的事物,可是追求所需要的勇氣和力量卻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承擔和付出的。
所以我們總喜歡懷念孩童時期,有太多的人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可以保留最單純最真摯的自己。逐漸步入社會,身邊的保護層會伴隨著成長越來越淡薄,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會讓我們學著戴著面具生活。傻白甜的存在一定是因為身邊有足以安心的保護層, 如果你可以一直如此天真爛漫,無所顧忌,那是因為幸運的你沒有經歷傷痛,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只有疼過的人,才會想方設法避免再一次受傷。
他們都說帶著面具的人大多虛偽而精于算計,那是因為有些人面具戴的太久不往下摘,以至于已經忘掉面具底下的自己原本是什么樣子了。最悲哀的莫過于,你花太多的心思去打造臉上的那具面具,卻忘了維持自己最珍貴的本心和身上最善良純真的一面。
我總覺得每一個面具底下的人原本都有孩子一樣的初心,一顆受傷的心,他們渴望溫暖卻又害怕再次受傷,就好像《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一個悲愴,讓人心疼的角色。就好像那句戳人心弦的話語 “你說無論我變成什么樣子,你都不會離開我,于是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他默默地愛著千尋,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守護著她,內心渴望溫暖卻滿腹自卑,他對千尋說“我好寂寞,” “我真的好寂寞” ,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這樣的拒絕讓他被壞情緒和欲望沖昏了頭腦,開始吃人吐金子,差一點誤入歧途。
大多數戴著面具的人會在親人和朋友,以及心心相惜的人面前摘下那面面具,放下戒備和懷疑,流露出自己最原本的天性和純真,即使不完美,也不用害怕受到傷害和質疑。可是我覺得如果你還想要保留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需要的不單單是一群懂你的人,更是一個懂自己的人,摘下面具,審視自己,承認身上的不完美,發掘潛在的閃光點,才更容易做到不被社會和群體所影響。當一個人擁有堅定的人格和信仰,擁有獨立的價值觀,無論出于多么復雜的情境,都不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三毛曾經說過,“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你可以選擇戴面具來隱藏自己,你也可以選擇不戴面具去展示最真實的自己,沒有一種選擇不需要付出代價。只是當你戴著面具的時候,不要忘記常常問問自己,面具底下的本心還在不在,你還是當初喜歡的那個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