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是國內首部法醫行業劇一度成為網絡熱播劇,重口味劇情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作者秦明是安徽省廳的一名法醫,他將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進行整編,寫出了一系列作品,
《尸語者》是其中的第一部。
本書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之外,還有另一種真實。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只有用手術刀才能解讀死者最后的語言。
因為作者的職業原因,對于尸體查檢,解剖等工作程序,介紹細致,簡直是科普的范本。
看了以后,讀者的知識大大豐富了:什么叫對沖傷,鈍挫傷,打擊傷,幾者的區別;放射性骨折意味被他人敲擊,而不是被動物咬合造成;尸斑形成的原因,如何根據尸斑情況推測死亡時間……全部都知曉,讓人覺得這個職業非常神奇。
法醫工作有時不被常人接納,因為總是和死尸、腐尸打交道,但它是神圣的,是死者對世界最后的表白,是還原真相的關鍵所在。
這不僅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踏實的態度,嚴謹的作風。
我想請問你,這么多線索,你就發現不了?
一句話問的李法醫滿臉通紅,埋頭不敢直視支隊長冷峻的眼神。
工作不負責,總有露餡的時候,面對別人的訓斥,只能難看的低頭。
每個行業都有混日子過的,法醫隊伍也不例外,地方的李法醫,接待省廳法醫不耐煩,尸檢馬虎隨意,還主觀臆斷,為辦案造成了麻煩。沒有秦明一隊人的出馬,命案偵破將難以實現。
秦明師傅常說:
關鍵是態度,尤其是基礎工作,把工作當成事業,你會發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任何職業,想要做好做精,必須有一種敬畏感,一顆責任心。
它體現在解剖后將尸體認真縫合,動手前對尸體施禮,體現在看到慘狀氣的吃不下飯,只想能努力工作,找到線索,為死者伸冤。
原以為法醫工作在命案偵破中只是基礎工作,沒想到,只要仔細認真,我們原來是可以操盤的。
看到他們工作完畢后,神一樣出現在偵破人員面前,將自己的準確推測一一說出,縮小了排查范圍,警員們大喜,很快就能破案,對他們的崇拜油然而生。
通過觀察死者被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弄斷甲狀軟骨,推測出殺人者為青壯年男性;根據死者手部、腿部輕微扭傷情況,推斷出扭曲姿勢,從而得出殺人者學過擒拿……
常年加班,隨時出差,經常面對碎尸、蠟化尸體……工作的繁重艱巨非常人能想象,除了要有醫學、生物、心理學等多方面知識的深入了解,還要有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
能冷血、冷靜、冷酷的面對這些,正是因為他們有著一顆慈悲正義的佛心,一顆積極向善佛心,所以“鬼手佛心”正是對他們職業最好的注解。
這么多命案,無非一個情一個財,如果每個人都能壓抑欲望,控制貪戀,踏踏實實的過日子,那就沒有兇案了,那樣的世界,多好啊!
諸多案件中,有孫子為了給女友買戒指,殺了一直供養他的外公外婆,有圖謀拆遷款,約了情人殺害老公的,有大學校工自己能力障礙,還試圖非禮女學生,遭拒殺人的……
一幅幅血腥的畫面背后,是一張張扭曲的臉孔,一顆顆私欲膨脹的心。
當一個人被貪婪蒙住眼睛,極端自私,索要無度的時候,就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深淵,無法回頭。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各種企圖毀尸滅跡的計量,終將難以得逞。
有陰暗就有光明,法醫正是代表著正義的力量在和邪惡勢力作斗爭,向他們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