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讀《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在深入了解這個建立在客觀事實依據之上的吸引力法則同時,又看到了朋友推薦的《說服力:如何讓他人改變想法》,不得不佩服朋友對于這個方面領悟之深刻,看清之徹底。
生而為人,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就是群體中的一部分,有的人猶如夜空中的啟明星,閃亮奪目,讓人印象深刻;有的人宛如河流中的一粒沙,隨波逐流,卻自成一格。
就像我們經營自己的事業一樣,我們的吸引力、人際圈、人脈關系網等等,都是需要我們去經營,去澆灌,去費勁心思努力構建的。
那么如何做好呢?這個問題很大,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也很小,其實很容易做好。
01真誠相待,以誠為本。
我們出生在一個利益至上的時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像那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很多人看重了利益,忽略了情誼。
人心都是肉長的,不可能這次你給我留下一個厚厚的血痂,下次我還待你如初。
我不可能像那句話說的“縱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君依然如初戀”,你如果是我永遠捂不熱的冰塊,那我就不去捂熱了。
02換位思考,雙向考慮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說什么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針沒扎在你身上,你不知道有多疼!”我們要盡可能的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不然你永遠不知道對方想要什么。
記得有一個小故事:圣誕節媽媽領著孩子逛兒童超市,一路上,孩子一直悶悶不樂的。媽媽就納悶了,孩子不喜歡嗎?
直到媽媽蹲下去問孩子怎么回事的時候,才發現,在孩子身高的范圍內,他根本看不到太多的玩具,只有那幾種司空見慣的玩具。待到孩子被媽媽抱著的時候,孩子興奮的表情讓這媽媽很是欣慰。
同樣,經營我們的人脈關系也是如此,只有認真的從對方角度出發,你會發現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03付出才有收獲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不勞而獲的感情是不穩固的,朋友圈也是如此,人脈關系網也是如此。
有人為了維持一段關系,舍棄了自己原有的生活習慣;有人為了跟朋友有共同話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獲。要想留住一段朋友關系,至少要付出一些才行。
對于人們說的人緣、人脈等等,都是我們努力去經營,一步步努力換來的,想不勞而獲,那還是做夢比較實在,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