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自力
以前我一直在討好著這個世界,因為我認為,只有世界討好了,自己才可以被溫柔相待。
01
1996年,正值春暖花開時,學校三年級學生開始實習了。聽師兄師姐們說,要提前走動一下,這樣能分到好點的小學實習。
當時正值年少輕狂,哪愿意去做討好別人的事。再說,我一直認為到哪兒實習都一樣。
結果毫無懸念,我和幾個不愿走動的學生被分派到很遠的農村小學實習,其他的都被分到縣直和鎮(zhèn)小實習了。看來,過來人的話是有道理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更沒有必要去抱怨什么公平與不公平的。縣直和鎮(zhèn)直也好,農村小學也好,都需要人去。去了就好好實習,當時我就是這樣想的。
實習時間只有一個月,條件卻真是艱苦無比。我當時擔任四年級數(shù)學實習教師,后來大概是學校看我挺輕松挺好安排的,又讓我兼任四年級語文。但我熱情依然很高,從上午到下午,幾乎整天整天都是我的課,農村小學很少開一些體育、音樂課的。當時大概十八歲吧,正是不知道累的年齡。
不到一個星期,學校又安排我?guī)5捏w育,說是要推廣第八套廣播體操。我想就沒想就答應了,覺得學校安排的事,就按學校的要求去做吧。于是,早晨我天天和學生站操場了,嗓子喊啞了人還樂呵呵的。
有好心的老師忍不住提醒我,去校長那兒說說,帶這么重的課人是會吃不消的。我想了想,終究沒有去,校長這樣安排也許有他的道理。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事事時時總愿意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爭不搶,不卑不亢,寬容豁達。即使是吃虧了,也會勸自己一句“吃虧是福”。
白天再累,晚上往床上一倒,第二天醒來就像是打了雞血。年輕真好,元氣能很快恢復的,不像現(xiàn)在身體吃了虧,得幾天才能恢復過來。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我?guī)缀鯖]有玩過一天,像個陀螺一樣轉了一個月。可是,我倒也沒覺得什么特別累的。
人一旦有事做,就忙得沒空去想那些閑事的,哪還有空顧得上累不累,去想討好誰,去想公平還是不公平。
02
二十歲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一些同事并不安然于現(xiàn)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般找關系去討好別人,然后悄然離開學校進城了。眼看著昔日的同事紛紛進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進城的心弦一旦被撥動,就不時發(fā)出顫音,很難停下來。
“沒吃過豬肉,看過豬跑”。我開始學著也去討好別人,討好這個讓我喜歡讓我憂的世界。
校長那關是必須過的,我深深地記得有個想到縣城試講,校長不同意簽字,她把校長家的桌子掀翻了。那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不會那樣,我做不出來,因為我心底里不愿做那些傷面子的事,除非有人欺負我的家人了。
我有空就去校長那里坐坐,來客人了幫忙端茶倒水。校長的父親癱瘓在床,我常常去跟老人家聊天,一口一聲“爺爺”,把老人家哄得樂呵呵的。我是不喜歡洗衣服的人,襪子一買就是一打,集在一起實在沒換的了才集中“處理”。可是,患了懶癌的我,卻勤快無比地跟校長的老頭洗衣服,洗頭,挖耳朵,剪指甲,就像待我爺爺一樣。其實,我還不知道怎么待我爺爺,因為我生下來之前就沒爺爺了。
我還常常去校長辦公室,打掃衛(wèi)生,燒好開水,整理一下文件類的東西。同事都戲謔地稱呼我是校長的秘書,我也不置可否地笑了。心想,跟校長走得近,肯定沒啥壞處。
校長每年的生日,我必定會去的。恰好那天也是我母親的生日,但我寧愿陪校長,因為我想討好他。母親從來沒有責怪我,還囑咐我以學校工作為重,她的生日沒什么重要的。是啊,我常常想,母親又不是外人,我再怎么做,她也不會怪我的。每年的那天,我都陪校長過生日,陪他咵天,喝酒,打牌。每次趁著酒性,我就想跟校長提提要求,校長必定是醉醺醺的說些之乎者也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話了。
有一年中秋節(jié),我狠下心,把舍不得花攢了幾個月的工資全買了煙和酒,在大家都在賞月團圓時,我去校長家共話中秋佳節(jié)。校長那天非常高興,還要跟我喝幾杯。“收了禮物,心情就是不一樣”,我心想,“這下有希望了,舍不得羊套不住狼,值得了。”
喝到最興奮時,校長竟然跟我稱兄道弟起來,讓我受寵若驚了半天,懸著的石頭應該落地了。不過,臨出門時,校長板著臉把禮物一件不少地退了回來,讓我以后少學別人搞這一套。從此,我知道我一直誤會了校長,我也才明白為何有教師掀過他的桌子。
校長公平待人公正處事,誰也不偏袒,要出路,得自己去闖。
我曾為校長寫了篇人物通訊,反復修改了多次,把我的所學全部揉進了幾千字的稿子里。這篇通訊稿被《中國教育報》刊發(fā)了,一度在當?shù)匾鹆藦娏曳错懀踔劣薪逃诸I導打電話到學校表示祝賀。我自己甚至開始飄飄然起來,校長找到我,不但不感謝,還叮囑我說,“新聞作品重在真實,用事實說話,不能言過其實。”這句話,至今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我本想討好他,他卻不接受,還給了我中肯地批評。
校長的話,一直影響著我日后的創(chuàng)作,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新聞報道,我都立足于一個“真”字,不搞那些虛情假意胡里花哨的東西。新聞講真實,文學作品講真情實感,以實敘事,以情感人,這些漸漸成為我寫作的特色。
03
漸漸的,我對校長的好,不是一種討好,而是一種同事情誼了。
我不再跟校長提要求了,繼續(xù)陪他癱瘓的父親嘮嗑,繼續(xù)打理他的辦公室。只是再陪他生日的時候,我也要回去陪我的母親。因為我知道,工作再重要,也不能比母親的生日更重要。
學校有客人時,我只是禮貌性接待,不再陪酒了,那多年的淺表性胃炎,喝一次酒就傷一次胃,我得對自己好一點。一些節(jié)假日,我把時間都留給了自己,幫老婆做些家務事,輔導孩子家庭作業(yè),或者回鄉(xiāng)下老家,陪陪父母,日子安穩(wěn),歲月靜好。
我似乎成了另外一種人,對別人無所求,反而要輕松許多,別人也沒有負擔,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外在的東西,不再刻意去追求,我把眼光更多的是放在了自己的內在。學歷不高,多讀些專業(yè)書籍提升自己;家庭收入不多,納入醫(yī)療保險和商業(yè)保險,甚至還購買了重疾保險,以解決自己后顧之憂;社會經(jīng)歷不多,屢次參加社區(qū)義工服務活動,廣泛積累素材;面容漸老,做些簡單的皮膚保養(yǎng)……
我不喜歡,半夜三更被吆喝著去陪別人唱歌,勉強的歌聲,打動不了別人,也打動不了自己。
我不喜歡,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喝酒,相互打著哈哈,說些言不由衷的話。
我不喜歡,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該做的就認真做好,不該做的絕對不再勉強。
我不喜歡,和一些有閑的人聊天,聽那些張家長李家短的八卦和沒油沒鹽的小道消息。
我喜歡,躺在床上細數(shù)雨打屋檐的聲音,一下一下叩擊心扉。
我喜歡,在靜靜的溪水旁垂釣,釣得夕陽西下,釣得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喜歡,獨自背起行囊,踩著落葉去旅行,用腳步去丈量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我喜歡,纖纖玉指敲打鍵盤如雨打芭蕉,把縝密的心思敲成一行行有溫度的文字,傳遞給需要的朋友。
不喜歡,就拒絕;喜歡,就去做。不討好別人,只討好自己。
這是我經(jīng)歷過很多事之后,得到的體悟。不必為了虛榮,為了討好別人,為了其它目的而委屈自己。
04
我很慶幸,我在生活中學會了討好自己。這種討好,不是自私,恰恰是對人生的負責。
春風十里,不如討好自己。討好了自己,才能愉悅心靈,才有可能更好地照顧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