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看了一則短視頻,是一個關于成功路上如何奮斗,如何戰勝自我的演講視頻。不得不提的是,視頻剪輯得很好,情節,背景音樂都安排得恰到好處。讓人聽了熱血沸騰,很是激勵。
但,我并不再像以前一樣,盲目地跟隨那些鼓舞人心的話,為錯誤的方向拼命一段時間。淡然地滑到下一則視頻繼續觀看。
熱血就像噴涌過后的熔巖,急速降溫,很快歸于冷寂,形成堅硬的灰質外殼,并且成功增加下次火山噴發的難度。
我曾經也很羨慕那些成功人士的生活,喜歡聽他們分享人生經驗。一度覺得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甚至想要模仿那些天才輟學,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并且當時的我還堅信失敗是因為自己沒有堅持下去,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現在想想都傻得可愛。一件事的成敗與否與很多因素有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更何況堅持只是客觀上人和的一部分。
2
在工作之余閑聊的時候,一同事講到他一表妹大學剛畢業就去做銷售,一年后還業績平平,后來被同事拉去報了一培訓班,報名費還挺高,大概一萬三左右。他表妹本著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的心態就報名了。報名后不久,還真有點效果,他表妹的業績穩步上升,但后來就止步不前,甚至經常完不成最低績效。最后心里壓力太大,去看了心里醫生。聽說是在某階段他表妹模仿了某業績神話的銷售員,結果適得其反,不僅失去了一批客戶,還影響了自己在圈內聲譽。
我不知道他表妹報名的培訓班是如何培訓的,但我曾經有幸陪同領導參觀過一家銷售培訓。講師的口才了得,舉的例子也都是屌絲逆襲的故事,非常鼓舞人心,最后還組織大家一起大喊幾聲:我要成功,我要成功,我要成功......
真是一場完美的洗腦。心里學的重復定律:任何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復就會得到不斷地增強,以致于在你的潛意識里變成事實。可成功只是假大空的結果,如何得以變成事實?對此,我認為重復定律在廣告上更為實用,畢竟當年腦白金的廣告火遍中國: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他們或許會想:在拼搏的年紀有這樣一群和自己一樣一起為成功而努力向上的人真好。可是真的好嗎?
他們對口口聲聲的成功定義真的相同嗎?他們知道自己口中的成功是什么樣子嗎?
3
成功定義是什么?我問了我十五的侄兒,侄兒說:像馬云一樣有很多錢,買很多跑車。我又問:你長大后準備做什么事呢?要是喜歡做的事情不賺錢怎么辦?侄兒說:什么賺錢做什么唄。
我不得不感嘆:偶像的力量真強大。侄兒對成功的定義就是有錢。在人民的名義里有句話:這官啊,要當多大才算大?讓我感觸很深,我時常在想人要多有錢才算有錢?要爬多高才算高?要多成功才算得上成功?
有人說:錢不用多,夠用就好。那多少錢才算夠用?可你永遠想象不到生活可以多奢華。也許你覺得足夠了的存款卻救不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
我現在比較認同的是把成功與幸福感掛鉤。人越感覺幸福就越成功,并且成功不是別人定義的,而是自封的。用金錢,聲望去衡量成功都太過狹隘。
在成功論中,作者會舉很多例子來佐證這條理論,但就是不會告訴你如何去做。他們用一種吹噓的力量向你傳達信念,讓你完全迷失在前輩們的經驗中,失去自我。
成功論過于放大結果,而虛化了過程。飯得自己一口一口吃,路得自己一步一步走。沒有人的經驗適用于你的人生道路。
成功不會是你從成功論里得出靈感,而是源于你生活中不斷反思和優化。
我想如果同事的表妹當時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在銷售路上積累經驗,將來就能和自己羨慕的前輩們比肩。
其實這樣的成功論并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它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也多虧了我三分鐘熱血的性子(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坐吃等死),才不至于在別人的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還是讓這樣假大空的成功論滾出我們的生活。所以滾蛋吧!成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