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命質量好壞主要取決于二個方面的,一是物質水平,二是精神世界,物質水平當然是基礎,這點大家都懂,精神世界我們中國人一直不太重視,但我覺得更加重要。
為什么,這些年各類的物質產品感覺越來越有檔次?
為什么,人們會對有些產品趨之若鶩,如蘋果產品。
看到這些,我們不能只是簡單覺得是大家物質水平提高而產生的自然現象。
事實上,我們經常忽略一個事實,就是愛美是人的天性。
那些成功的產品,從外觀到內涵都是利用人性這一特點來進行設計的,不得不說,美麗,有趣是產品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引申開來,我今天要說的是“藝術”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用藝術的方式來詮釋生活,我們的生活也許會變的更加有趣?
這里先說明一下,官方對藝術解釋是:
構筑有意義的圖像和形式,
創造次序和結構,
探索審美的可能性,
這些特點似乎是人類的天性一部分,藝術以他們為根基生長,每個文明用自己的方式養育它。
我簡單理解,藝術就是對美的追求,她既不虛無縹緲,也不是高不可攀,她滲透在我們生活中。有句話說過,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簡單的舉個栗子,有美女約你燭光晚餐,你一般都會覺得對方很美(晚上光線暗,你又老眼昏花),所以美隨時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敏感,去發現。如果你能經常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不會平淡,一定充滿樂趣。
我所感受的文字之美
作為一個略喜歡詩詞的2b,前天看到黃昏的日落,深深被打動了,覺得應該找一段最美的文字來表述自己當時的心境。
最后在聶魯達的詩里找到感覺,“總是如此,暮色抹去雕像的顏色,而你總是在黃昏中隱沒”。
這是一段很有畫面感的文字,如我們面前有一尊裸體白色美女雕像。暮色中,開始顏色應該是金黃色,然后有些藍色成分,后面是深藍色一直到只能看到雕像的輪廓,最后雕塑消失在夜色中。
有些感覺真的會上癮,感受到美的那一瞬間,和找到文字把它表現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靈魂本就有五彩的顏色,就像享受最美味咖啡那般。
曾經看到汪曾祺一段文字,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術,不是商品,不是演出,不是色情,是花木那樣自然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
被深深打動,他對愛的詮釋,是那樣高雅自然,有穿透我靈魂的力量。
于是,花了錢,買了他的散文集來看,看來美麗的文字,更能促使人們消費不是。
汪曾祺說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他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所以,只要你愿意,經常買買菜也不錯。
我所感受到油畫之美
喜歡梵高,對梵高《星空》,再次仔細研究。《星空》中的無數漩渦,梵高也許是想表達這樣一層意思,人們死后將到星星上生活,所以星空應該是充滿活力和不停運動的,天堂里沒有煩惱,所以靈魂們會快樂的跳著舞蹈,自由自在在天空飛舞尋找屬于自己那顆星星。
深夜時分,你靜靜觀察夜空,是不是也能感覺到別一個世界的靈動?也許還有聲音和快樂的感覺?最后再考慮人的來處和去處。
看到了吧,藝術是通過表像來觸動我們,讓我們在平淡生活中,不會忘記思考生活本質和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希望,
也許“潘多拉”沒有從魔盒中釋放出希望,但其實希望一直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那是我們靈魂中不會熄滅的火焰。
我所感受的音樂之美
有天早晨,我聽著肖邦的“浪漫”走路上班,突然,所有動的都慢下來,我的心在這一刻更加敏感,高高的淡藍色天空,飄著細碎的白云,白云綿綿,柔軟的,攪動我的心。
色彩是有些明麗的,但不刺眼,是那種帶著藍色和暗的明麗,馬路上的黑色和綠色都顯著那樣的干凈。
音樂帶我到了另一個世界,那里芳草連天,那里鮮花遍地,那里沒有人事的喧鬧,那里能讓我心得到安寧。
寫作有一個好處,理順我們的思路,讓我們透過表面看清世界的本質,呵呵,也許本質太過深奧,我們一下看不明白,但如能發現很多以前不注意的有趣事情,也是好的。
其實我的想法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如果我們用一顆藝術的心深入去體會,世界會有趣的多,我們的人生也會更有質量,是吧。
另,千萬不要看我粉絲少,就認為我沒有思想,錯,我那只是,隱藏比較深而已……
一個人看看,不如大家一起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