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結構化思維三層次模型包括理解、重構、呈現三個模塊,在“理解”這個層面,多數作業的問題是沒有區分(呈現)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結論、理由),有的作業有觀點沒事實,欠缺依據和說服力,這會讓人將信將疑;有的作業沒觀點,欠缺中心思想,別人不知你想表達的是什么主張。識別、判斷、概括三步就可讓你做到隱性思維顯性化。
1、【識別】識別信息中的事實和個人觀點或判斷。“識別“的正確姿勢為:
①確認哪個觀點是結論,有三個線索可以幫到你。
線索1:尋找結論的指示詞,比如:因此、表明、告訴我們、重點是、由此得出、問題的實質是等等;
線索2:關注幾個重要位置,比如:開頭和結尾
線索3:問一問“所以呢?“,從下往上找出最高一層的結論。
②找出支持結論的理由,有二個線索可以幫到你。
線索1:尋找理由的提示詞,比如:由于、調研顯示,因為這個事實,有以下材料支撐、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線索2:問一問“為什么呢“,從上往下一層一層的問,找到是核心的原因。
③找出支持理由的事實
線索1:具體的事實
線索2:具體的數據
線索3:問“為什么”
2、【判斷】:判斷事實與觀點之間的對應關系,畫出結構圖。
如想要判斷這個人結論的合理性,第一看他運用了哪些理由來支撐這個結論,理由是否合理,第二看他運用哪些數據、事實來支撐這些理由,這些數據、事實是否真實。并畫出關系結構圖來呈現,讓人一目了然。
3、【概括】:用一句話概括主題句。可以用一個萬能句式來梳理,在******的基礎上,從**、**、**等N個方面,說明了******。“在******的基礎上”是序言,“從N個方面”是一級目錄,“說明了******”是結論。
【重要的事情說3點】最簡單的思考結構助力我們思考清晰、表達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