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思考力的應用
1
透過結構看表達―有方案時,想清楚說明白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要清楚地找出問題,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而雜亂無章的思維,是不可能產生有條理的行動。
1
描述問題定方向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要清楚的找出問題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看看 “5W2H框架”
通過這個框架可以用最簡便的方式精準而清晰地描述問題,讓我們可以全面思考問題、避免問題的遺漏,從而為接下來解決方案的提出打下堅實的基礎。
▼案例:
倉儲部門在向力資源申請招聘裝卸工時所作的問題描述
5W2H
框架的優(yōu)勢
1、簡約準確清晰的表達描述問題;
2、全面思考問題、避免問題遺漏
2
重構:構思表達的結構
一、基于目標定主題
1、確定目標—讓表達有的放矢
表達之后,希望對方有哪些行為-表達的起點
目標不同,未來為目標服務的主題不同,呈現(xiàn)的內容不容
目標可以把能量集中、引人注意、吸引注意力、指引方向、激發(fā)激情
?確定目標的AB法則
A:受眾
B:行為
表達時要看具體的對象和周圍的環(huán)境;
時間、地點、人物、明確自己的身份等,場景局具體越好,表達的內容、結構、目標就越具體
2、設計序言—讓表達更吸引人
序言
優(yōu)勢
1、在中心思想上面,引出中心思想,一個很好的開場白;
2、在沒有中心思想之前,用來提醒對方關心一個疑問,從而引發(fā)對方興趣,疑問的回答就是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設定主題—讓表達觀點明確
?遵循的原則簡單
準確
利益
二、縱向結構分層次
1、自上而下搭建金字塔結構——疑問回答做分解
電影小說-設置懸念-不斷設置-揭開謎底
拋出觀點-設想對方疑問-回答疑問
疑問
兩個步驟設置疑問
1、設想問題、換位思考全覆蓋
(1)從對方的角度出發(fā),換位思考,設想聽著會怎么想
(2)通過5W2H確保問題的全覆蓋
2、回答問題,事先想好答案,把對方最關心的問題放在關鍵位置
?在應用這個法則的時候,我們需要這一兩個問題
結論 先行,即每一個答案本身就是一個結論,因為結論才能引發(fā)下一層新的問題;
以上統(tǒng)下,下面每一個都是回答上面問題的答案,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復雜的問題表述清楚
▼案例
申請加薪
2、自下而上搭建金字塔結構——概括總結做聚合
面對一堆素材或信息、需要加以整理、梳理,理出頭緒,以便“提綱挈領”
采取這種方式的三個步驟:
(1)收集信息:全部羅列搜集到的信息
(2)信息分類:歸類分組原則,同一組信息屬于同一范疇
(3)概括總結:每個分類概括出一個結論,尋找共性網(wǎng)上概括直到金字塔得出最終結論
▼案例:
介紹異性朋友
縱向結構
兩種方式結合
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來兩方面的結合,可以完成一份觀點清晰、簡明的表達結構:
確定主題、根據(jù)主題發(fā)散思維、聚合概括、濃縮為打動對方的結論
三、橫向結構選順序
1選擇演繹——讓說服更有力
(1)標準式演繹: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演繹
優(yōu)勢所在
大前提,都是從人們公認的道理出發(fā),用共性去推斷個別的事物,而個別的事物存在于共性之中。
(2)常見式演繹:現(xiàn)象→原因→解決方案(包含了2W1H,思考全面、有說服力),
2選擇歸納——讓要點更清晰
歸納論證的三種子結構
(1)時間順序:逐一進行
甘特圖、達成目標的階段
(2)結構順序:化整為零(內外、上下、整體局部)
(3)重要性順序:水平比較(重要、次要)
3
呈現(xiàn):形象表達做展示
一、構思:符合論、證、類、比
二、制作:根據(jù)結構依次展開
(1)首先要對所想要表達的問題進行結構分析,用筆畫出其金字塔草圖,理清整個框架結構,形成清晰的思路。
(2)制作序言。序言是整個ppt演講稿的總括,中心思想、基本觀點、演講的意圖都在其中,所以不一定只是一幅幻燈片,可以用幾幅幻燈片進行表達。
(3)按照邏輯思維的方式想表達的內容依次展開,按照制作ppt的規(guī)則要求,制作好每一幅幻燈片。
(4)撰寫文字稿
(5)完善PPT和文稿
三、表達:熟記內容,聲情并茂
(1)每張幻燈片上文字盡量簡短,字號大一些。表達時重要的不是去讀上面的文字,而是對文字進行解釋或論證。
(2)演講要給人們感受到我們的激情。
(3)對表達的內容要熟練,牢記心中。
(4)演講就像講故事。如果演講較長,最好加入一些小故事、雙關語和奇聞軼事來串聯(lián)整個演講,同時也會幫助闡釋觀點。
(5)結束前要做精煉的總結。在演講結束時,仍要把結論進行概括,對結論的重組可以達到強調和加深記憶的效果。
透過結構看問題――無方案時,找到方案說明白
1解決問題始于分析問題本質。
(1)將問題層層撥開、漏出問題核心面貌
(2)針對核心問題、找到導致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2找到解決方案才能藥到病除
(1)實施解決方案在于嚴格把控。
(2)評估實施結果確保始終如一
理解:分析本質做假設
重構:分析原因作驗證
呈現(xiàn):合適方式出結果
1
理解:分析問題本質并建立假設
1. 問題=期望—現(xiàn)狀
2. ? SMART原則:描述現(xiàn)狀和期待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達到的(Attainable),與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3. SCQA:分析幫助確定問題
S:描述當前狀態(tài)
C:描述事件期望達到的狀態(tài)及發(fā)生的沖突,即問題或障礙,是因為現(xiàn)狀和期望產生落差。
Q:針對沖突提出疑問 ,是把沖突聚焦為待解決問題的過程。
A:結合問題給出答案
2
重構:分析問題原因并結構化驗證
一、收集證據(jù),分析證據(jù)。
二、結構化驗證
完成問題金字塔結構搭建時,遵循以下5個步驟。
1列舉主張:經過證據(jù)的收集和分析,將導出的結論、主張列舉在一張紙上。
2相似分類:將紙上的結論、主張根據(jù)主題的類似性作分類。
3順序排列:將同類型的結論、主張按順序排列
4確定關系:通過因果關系分析,找出上下層級,將導出的結論、主張放在上一段的位置。把有因果關系的主張和結論分別放好,原因放在下面,結果放在上面。
5反復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所有的結論都出現(xiàn)在金字塔結構中。
3
呈現(xiàn):選擇合適的方式輸出結果
一、證據(jù)圖表化
二、呈現(xiàn):選擇是合適的方式輸出結果
透過結構看共識――幫團隊找到方案說明白
1
理解:讓每個人的觀點結構清晰
主題
橫向結構
縱向結構
一、明確每個人發(fā)言的觀點
1、幫發(fā)言者明確表達論點
明確的論點
論點不能偏離主題
避免出現(xiàn)模糊不清的詞義
2、縱向結構確保連接順暢
(1)結論:用“所以,怎么樣”導出主張
(2)理由:用“為什么”引出理由
(3)事實:引出理由背后的事實3橫向結構拓寬其思路
二、判斷:避免邏輯跳躍,使其更結構化
1、演繹判斷法:是否有漏掉步驟、大前提是否成立
2、歸納判斷法:著眼于錯誤的共同點、歸納是否合理
3、確認清楚因果關系
三、概括:簡單方式進行重復同一認知
1、將忽略模糊不清的詞語具體化
2、保留主語和謂語,刪除無用信息如:
(1)與結論無關的內容
(2)具體的數(shù)字和事例
(3)修飾語和連詞等
3、改用簡單的方式進行概括
27
重構:將團隊所有人的觀點重新分類梳理
一、縱向結構主題分層
1、自上而下主題分解
2、自下而上概括總結
羅列一切可能的想法、要點
二、橫向結構意見分類
開放式:便簽、白板
封閉式:經典模型SWOR、3C
三、鎖定重點確定主題
3
第呈現(xiàn):視覺化呈現(xiàn)過程及成果
一、配關系
二、得圖示
?三、上包裝
附錄 結構思考力應用工具
工具1:結構思考力識別概括技術應用表
工具2:結構思考力“圖示庫”
略
工具3:5W2H問題描述框架
工具4:基于目標定主題
工具5:5W2H疑問回答式設想問題框架
工具6:現(xiàn)有結構庫(現(xiàn)有模型)
在討論企業(yè)經營問題時,運用最多的框架是這樣的幾個:
分析業(yè)務戰(zhàn)略的3C(4C)模型
進行行業(yè)分析的五力模型
分析組織策略的7S模型
擬定營銷策略的4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