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系列《第三章: 無條件的愛》的折頁內容(詳細說明部分,在圖冊中是被折起來的,老人可跳過或聽讀),情景對話是主體內容(配圖還沒完成)。
(一)
在一個小孩子眼里,是因為“聽話”、“懂事”、“成績好”而被愛,還是無條件的被愛,有什么區別?
“再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
“你這么淘氣,奶奶不喜歡你了。”
“你不好好學習,你媽不要你了。”
說這些話的人未必不愛孩子,但卻明確的傳遞了一個信息:? 愛是有條件的。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能意會我們的苦衷嗎?不,他們只會為了獲得愛而討好大人,或者為掩飾恐懼而假裝無動于衷。
每個人,都熱烈的渴望愛,孩子也一樣;
每個人,都希望不需要改變、迎合就能得到愛,孩子更是如此。
那我們就不能對孩子有任何要求了嗎?當然不是!
(二)
理解,鼓勵,再鼓勵!發自內心的鼓勵!
沒有人不需要理解和鼓勵。是的,所有人。
孩子做錯事難道不要批評教育?
孩子不聽話難道不要威脅鎮壓?
放松點~讓我們換種方式:
理解式開頭、鼓勵式結尾
舉個例子,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喊叫,怎么辦?
你以前也許這樣說:
不許叫!閉嘴!
或者溫柔點:
不要叫。打擾到別人了。
(孩子也許能安靜5分鐘)
可以嘗試這樣:
我知道你很開心(興奮),很想大叫。(理解式開頭。)
可是這里人很多,聲音太大會打擾到別人。(說明原因)
我知道你是個能為別人著想的孩子。(鼓勵式結尾)
一個人如果感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他一定會選擇更負責任的行為。人性如此,與年齡無關。
無條件的愛中,包含了很多有智慧的溝通技術。不急,慢慢來~
注:
為了更適合老人群體,即使非必讀的折頁內容,我們也盡可能以簡短的篇幅把理念說清楚。
目前只有文字內容,圖片部分和排版正在同步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