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復(fù)盤:這周講的是安全感。
01安全感-信任-合作
之前第一次看這一周內(nèi)容的時候完全是懵懵懂懂的,略過了安全感-信任-合作這個點,直到第二次的時候,我才明白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一個人放棄一小部分的安全感,然后選擇交給一個信任的人去完成這一部分工作,從而達(dá)成了與人合作的過程。
例如:我想買一所房子,我當(dāng)然可以選擇自己與賣家簽合同,自己跑房管局、國土、地稅、銀行等去簽合同過戶、備案、納稅等等的工作,也可以把這些工作讓中介公司去承擔(dān),原則上我放棄了自己親自完成的機(jī)會(自己親自統(tǒng)籌,了解整個過程,自己心中有數(shù),視為安全感),而相信中介公司不會利用的對其的信任,去做一些違法或者損害我利益的事。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是合作,簽訂的居間合同也可以看作一種信任或者是買家和中介之間的契約。
而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很難與別人合作,因為ta會覺得什么事都自己親身去做,自己了解過問,心里才有底。實際上ta們很難有真正的合作關(guān)系。而現(xiàn)實上,這一部分人難去信任別人,總覺得要自己作決定我才甘心,別人的方案,總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價錢太高、性價比低、選擇未到最優(yōu)等,這樣會令自己很大壓力,其次與之合作的人承受壓力也很大。例如要出去自由行,總覺得酒店挑不好,路線應(yīng)該這樣走才對,吃的也沒有吃到正宗的……這部分人往往過分自信,覺得自己挑的才是最好的,但是同時又很脆弱,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努力以后,還得不到別人的贊賞,我們稱之為“完美主義的玻璃心”。
02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是百分百的束縛
很多時候工作中,總想把流程計劃得完美一點,把方案再細(xì)化一下,期望這樣,在實踐的過程中就會遇到比較少的阻力人甚至希望計劃可以cover所有在實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又或者把開頭設(shè)計得更先聲奪人,邁出漂亮的一步,花盡心思去把開頭做好,到最后卻虎頭蛇尾,顧頭不顧腚的。
其實我們永遠(yuǎn)不可能做出完美的計劃,有因為我們還沒有實行,不知道哪些預(yù)想的問題會出現(xiàn),哪些不會出現(xiàn),又會有哪些自己未曾預(yù)料的問題會衍生出來。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如果不行動,計劃永遠(yuǎn)就是紙面上談兵。實踐,即使不是高屋建瓴,最起碼可以把散落的磚頭先砌成幾面墻,不是一間完美的房子,也有幾分相似。
俗話說的好:“不要幻想自己的泳姿有多美,不被淹死再說。”
03要符合父母的期望,是安全感也是枷鎖
要克服這一點特別難,尤其是中國的孩子,很多孩子的成年以后,找工作、找伴侶、步入婚姻,甚至結(jié)婚以后都是按照父母的安排。父母會為自己的孩子挑他們認(rèn)為最好的東西,而孩子一直活在父母的保護(hù)下,其實很多時候都依賴著父母,并在他們身上找到的安全感。
心理上的解析可能是這樣:“如果我已經(jīng)完全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而且很努力做好工作,做出成績,但是最后沒有得到很好地結(jié)果,獲得普遍人眼中的成功。那就是你們的不好(父母),你們的錯,我已經(jīng)按照你們的意思去做了,順從了,還是不行,那之后呢?那我也沒有辦法啦!”說得就像自己的人生好像和自己的決定和選擇無關(guān)一樣,這令人深思。而且在父母“親密”照顧之下成長起來的我們,仿佛也沒有勇氣,沒有擔(dān)當(dāng)去承受自己做出決定后所產(chǎn)生的風(fēng)險。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因為從小,我們就不能決定身邊的事情,包含在嬰幼兒時期,我們所作出的小選擇,例如:爬到桌子邊上去拿個小玩具啊,伸手自己吃飯啊,在草叢中追著小球跑啊……而家長呢?怕桌子角撞到孩子,所以父母給我們拿過來,遞給孩子;怕吃飯吃到嘴上、臉上、桌子、地上全部都是,所以父母一口一口喂,甚至有祖輩追著孩子后面喂飯。在我們小的時候尚且不能做出如此“無關(guān)緊要”的選擇和決定,遑論長大以后的考大學(xué)、選專業(yè)、選工作、選妻子……我們還有可以選擇和決定的能力嗎?估計沒有了。
04操碎了別人的心肝,也是缺乏安全感
很多時候我們沉溺于一些花邊新聞或者鄰里八卦,其實是害怕自己缺乏談資,一旦聊天中跟不上節(jié)奏,就感覺自己被邊緣化了,被時代的洪流拋棄了。先不說那些花邊新聞的半衰期其實特別的短,通常兩三天就被新的新聞給替代了,還有就是這次聊得是內(nèi)容A,下次別人就有可能忘了內(nèi)容A,而去談內(nèi)容B .當(dāng)你再提起的時候,別人還一臉懵圈,問:“我有這樣說過嗎??”
與其這樣跟著別人走,倒不如去做一些半衰期長的事情,例如:看一本書、去一次旅行、學(xué)習(xí)幾個快手菜......這樣無論多久你都可以拿出來談?wù)劇5且浀茫瑒e要會炒菜就嚷嚷,別看了幾本書就推薦,別去了幾趟國外就崇拜,別人通常只會潑你的冷水:“不就是........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把別人的理解當(dāng)作最難得的贊美,成長這些東西,遇到志同道合的可以分享,遇不到,請默默耕耘,保持向上。畢竟,你在茁壯成長,別人看到會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