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基因》
自由與其說是“西方的”,
不如歸為“英國的”獨特發明
▼
本周,推薦一本很燃的書籍—《自由的基因》,燃起你當政治家的雄心。
各位在讀歷史時,我們會不會想一系列的問題:為什么普通法思想,代議制民主,陪審團制度等西方經典制度的都是起源于英國?為什么第一次工業革命率先從英國爆發?為什么其他國家血腥的資產階級革命到了英國成了偉大的光榮革命?亦或者是為什么小小的島國英國成為榮耀在19世紀的日不落帝國?這種基因只有英國,或者是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圈才擁有的嗎?本期書籍帶你解答以上疑惑——英國人到底是誰,他跟法國人、德國人、北歐人到底什么關系?
關于本書:
本書講述了自由的故事,解釋了為什么自由與其說是“西方的”、毋寧說是“英國的”獨特發明。它向我們揭示了歐亞大陸西端一角濕冷孤島上的居民如何偶然間發現了國家是個人的公仆而非主人的觀念。
這一革命性觀念創造出了財產與契約的概念,反過來又推動了工業化和現代資本主義進程。在這個民族的歷史上,首次生長出了獎勵創造生產、而非弱肉強食的制度;這套制度被講英語者所攜帶,一路漂洋過海,或者借助殖民統治者的強制推行,或者經由忠誠的拓殖者自覺履踐,在1787年的費城,以純粹和精妙的形式凝結在美國憲法中。
自由是英語民族成功的秘密,已經成為現代人集體潛意識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視它為理所當然,以至于常常忘記了這一價值正是繁榮與有序的基礎。本書帶領我們快速回顧這段歷史,啟迪我們思考應如何面對未來。
關于作者:
《自由的基因:我們現代世界的由來》一書作者、英國人丹尼爾·漢南(Daniel Hannan)有兩個身份:歷史學者與政治家。這二者,恰巧呼應了此書厚重的歷史感與濃烈的現實感。既然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么歷史書具有現實感,并不奇怪。不過漢南的現實感是如此激切,有時竟置真實的歷史于不顧,對歷史的詮釋,不無削足適履、強作解人之處,這是我們閱讀此書之時需要格外注意的一點。
作為政治家的漢南,現為歐洲議會議員、保守與改革黨團秘書長,其政治聲望甚高,被視為未來英國首相之選。若論政治光譜,漢南可歸入保守主義一脈,號稱“重量級本地主義與反歐洲派倡導者”。當然,漢南的保守,不同于我們所理解的保守,漢南所保守的是自由,所捍衛的是英語民族的自由傳統。這構成了他寫作《自由的基因》的政治基點。
《自由的基因》初版于2012年,書名How We Invented Freedom & Why It Matters(《我們如何發明自由,以及它為什么如此重要》);翌年在美國出版,書名改作Inventing Freedom: How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 Made the ModernWorld(《發明自由:英語民族如何締造現代世界》);三年后譯入中土,名目再次變換。然而無論怎么改,都不脫“自由”二字。大體而言,這是一本禮贊自由之書。
漢南對自由的信仰與歌頌,不由令人想起艾呂雅的詩歌:
我重新開始生活
我生來是為了認識你
為了呼喚你的名字
自由
精彩搶先看:
1.約翰·亞當斯說:“自由,與生俱來、不可移易之權利,人的榮譽與尊嚴,公眾的偉大與榮耀,普世的個人幸福。在英國普通法,這人類藝術的不朽杰作之中,自由得到了最精妙而成功的體現?!?/p>
2.黑格爾寫道,密涅瓦的貓頭鷹只在薄暮降臨之時悄然起飛。當太陽在盎格魯國家聯盟之上升起,我們終于意識到我們失掉的是什么。讓英語民族崛起的,不是他們的基因有什么神奇特質,不是因為他們的土地豐沃多產,不是他們的軍事技術優勢,而是他們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3.今天,教堂不再是人們生活的中心,宗教文化變成了一套泛盎格魯圈價值,為講英語的印度人、猶太人、無神論者及其他人共同分享。過去那種由宗教寬容與政治多元、新教與議會民主、宗教自由與世俗自由聯合創造出來的內在聯系,如今雖不再生長,它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依舊頑強存活?;昶且焉ⅲ菣C器仍在嗡嗡低鳴。
4.塞繆爾·約翰遜有一句名言:“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后的庇護所。”他的傳記作者詹姆斯·鮑斯威爾替他解釋道:“不要忘了,他針對的并不是對祖國真正的、慷慨的熱愛,而是在所有時代所有國家都存在的各種偽裝的愛國主義,偽愛國主義現在成了個人私利的華麗的袍子。”
5.早在一千多年前,英格蘭就已確定了統治者需到選舉產生的大會前受審的先例。法律不僅是統治者的命令,不僅是對《圣經》的權威解釋,而毋寧說是一套屬于王國之內每一個自由民的天賦之權。規則不是出自政府,而是立于政府之上,約束國王一如其約束最貧窮的自由民。君主若不遵行王國內的古代法律和慣例,他就可能遭到罷黜。
6.英語民族至今仍然常常提到“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法律不是國王之法,不是上帝之法,而是人們在這個國家之中固有的一套權利和義務,世代相續,逐漸生長,成為每一代新人擁有的寶貴遺產的一部分。
7.英國人與美國人對《大憲章》的理解,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英國的憲法理論傾向于議會主權,由此,《大憲章》的意義更多被認為催生了代議制政府。相反,在殖民地,對于《大憲章》的認識則與成文契約關聯在一起,因此它被認為同時居于議會和王室之上,這一信仰后來導致了美國憲法的誕生。
8.英語民族作為一個單一的政治共同體,不僅是簡單的語言性的,而且是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上的。這就是盎格魯圈至今依然保持的統一的價值觀:議會至上,法治,財產權,自由貿易,宗教寬容,開放平等,用人唯賢,代議制政府,立法控制行政,個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