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感知
觀察,一次自我關懷之旅
——親子建構中的自我意識
豆豆游戲~~
左右兩個袋子,自己覺察到這個念頭,放一顆豆豆到右邊袋子。
毫無覺察,直到做出行為才發現,放兩顆豆豆到右邊口袋。
對念頭毫無覺察,對行為也毫無覺察,別人提醒后才發現,放三顆豆豆到右邊口袋。
對念頭毫無覺察,對行為也毫無覺察,別人提醒后依舊沒意識到,放五顆豆豆到右邊口袋。
這一天,你過得怎樣?這就是你的日常嗎?為了關心孩子,多大程度上,我們失去了真正關懷自己的感受?
你對孩子有多關心?
觀察這一天,你生出了多少個對孩子“關心”的念頭?
在這種“關心”中,有多少次,你沉浸在憤怒,焦慮,擔心之中?
有幾次,你失去了邊界,明明是孩子的事,卻被你順手包辦了?
有幾次,你把自己孩子與別家的孩子對比,并感到不舒服?
有幾次,你下意識的給他夾菜,生怕他餓著冷著,而不觀察實際情況?
水之平凈
但,還有一種方式,是相反的進程,你可以把豆豆從右邊放回左邊
有幾次,你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快樂的游戲中?
有幾次,你由衷的發現他的可愛及閃光點?
有幾次,你沉浸在美景美食之中,甚至忘了孩子的存在?
有幾次,你幫助孩子做事之前,征求詢問了他的意見?
有幾次,你感到放松,美好,快樂,甚至是寧靜?
晚上,我們一起分享,討論,教育中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你觀察到孩子身上,你的模式循環了嗎?
如果孩子無意識在復制我們的模式,你是怎樣的一臺復印機?
你接下來,會做出怎樣的調整?
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