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五四”青年節,一群年青人激情盎然聚攏一起歡呼而過,談理想,談抱負,談對未來生活的向往,時而激昂高呼,時而席地而坐,時而竊竊私語,時而爭論得面紅耳赤,大家卻并無惡意,有的是一顆積極熱情的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一切,竟離我們隨風飄逝,如此地遙遠。
年輕時,呼朋喚友組局游玩、吃飯、宵夜.kTv唱歌通宵,熬個夜不在話下,年輕的身體是本錢嘛!
隨著年歲漸長,與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說喜歡的話,早晨相邀晨跑鍛煉身體,下午喝喝茶,泡咖啡廳共享一本書,晚上一起走路消脂,做著與年齡相匹配的事,這就叫成熟吧!
年青人容易沖動,愛發脾氣,什么事兒都愛爭個你輸我贏;當邁入而立之年后,變得不愛吵鬧,懶得生氣,任何事兒以和為貴,這大概是理智的表現啦。
二十年前,連多愁善感也吹得驚:天動地;二十年后,愈難過愈不動聲色,堅持沉默是金。
二十年前,揣著糊涂裝明白,佯裝萬事了然于心;二十年后,揣著明白裝糊涂,心胸坦然而過。
也許,成長就是將喧鬧調成靜音模式的轉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