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意味著已經離開了最公平的競爭環境,大學是一個綜合成績、外貌、性格、才藝、交際等等多標準綜合評分的競爭環境,每一個單項都可以發展成步入社會的能力。所以當你作為高中畢業生決定往下看的時候,請完成和過去的道別。
大學是一個綜合能力競爭的環境,可能高中時期有些同學的成績沒有你好,但是在大學時期會比你出色。其中一個簡單的原因是,大學比高中多了一層社交關系在里邊。在我看來,大學的學習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專業課學習是一個方面,社交學習是另外一個方面。
首先要明確一點,大學的志愿選擇是以個人興趣為基礎的。
首先要明確一點,大學的志愿選擇是以個人興趣為基礎的。
首先要明確一點,大學的志愿選擇是以個人興趣為基礎的。
填報志愿是一件大事,關乎人生的大事。很多家長會參與到孩子的抉擇中,希望以“過來人”的經驗讓孩子少走彎路錯路。可恕我直言,中國大部分家庭的家長沒有這個分析能力。當下熱門的專業、前景一片大好的專業是否在4年后好找工作?今年是我從事高考志愿指導的第六年,往年的所有經手家庭中,沒有一個家長考慮過這個問題。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將來能夠獨擋一面,可憐天下父母心,這無可厚非。在父母的印象中,金融,財會,法律,土木,貿易,醫學,管理等行業都是不錯的選擇,并且希望孩子能夠被其中一個專業錄取。可是呢?學習是孩子的事,大部分家庭并不清楚這些專業的主要學科課程都是什么,甚至不知道這些行業的工作內容是什么,并且也不會查資料和找業內人士咨詢。要知道,相當一部分孩子在選了這些專業后,是無法跟上課程的,畢業時更會因為學無所成需要重頭開始。
興趣是第一動力,對專業不感興趣是學不到東西的。
興趣是第一動力,對專業不感興趣是學不到東西的。
興趣是第一動力,對專業不感興趣是學不到東西的。
舉幾個血淋淋的例子:
2011級貴州的廖同學,喜歡舞蹈,被家人安排到財經院校,工作一年后辭職零基礎學舞重新開始;
2012級云南的李同學,原本想報讀師范類院校,最終和家人妥協選擇土木工程管理,對課程不感興趣經常逃課,4年后畢業沒有拿到畢業證;
2012級貴州的高同學,聽從家人的建議報讀計算機專業,因跟不上課程進度無法拿到畢業證;
2013級河北的李同學,聽家長的建議讀了法律,因為學校批次低,實習時沒有大單位接收;
2013級重慶的章同學,想畢業后有高收入而盲目報讀建設設計專業,最終因課程跟不上延期畢業,現在面臨轉行的選擇;
無非是想告訴各位家長,即使眼下孩子順從了你的意愿填報了志愿,在離開你身邊后的4年時間里,又會有多少進步呢?并且,并非興趣特長不能作為一門謀生的手藝,經濟高速發展意味著領域細分,小眾行業的前景比傳統行業更具優勢。
各位家長在參與孩子志愿填報時,一定要考慮清楚一個問題:到底是要孩子,還是要面子。如果覺得孩子沒有報考大專業就覺得沒有談資掛不住面子,希望你趕緊醒過來。
高考志愿的優先級中,以考生的興趣為第一標準。
★ 大學相對于高中是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在缺乏外界監督和充滿誘惑的前提下,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
如何報志愿才會有更大的幾率被錄取?利用這個公式計算后提高一倍錄取幾率!
分數“剛剛好”,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下該選“好學校的差專業”還是“差學校的好專業”?
新興專業能不能讀?打游戲的專業究竟是什么專業?前景如何?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 那貓 ? ?原創內容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