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 比如 月薪三萬養孩子都會焦慮 年薪100萬也不夠養兩個孩子 現在孩子動不動就出國旅行什么的 我想到一個問題 家長的實力 。我自身是覺得 :沒必要攀比 ,有什么樣的實力過什么樣的生活 ,但是這不能成為家長理所當然拖孩子后腿的理由
有一個朋友之前特別喜歡旅游,去了很多地方后回來說了一句 ,覺得很多地方都差不多所以現在對旅游沒太大的興趣,現在對賺錢更感興趣。但是另一個朋友說:是啊,有什么好玩的,都是一樣的。她從來都沒有去過其他地方。就像一個是經歷了潮起潮落后的波瀾不驚和那種一直過著安逸生活說出來的不屑一顧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首先要經歷過,你才有資格說。如果按照這樣的思維 ,是不是可以想象,如果你的孩子要學習鋼琴,要學習各種有意思的事情,你面對高昂的培訓費,會對孩子說:有什么好學的。自己回家玩點別的也可以。說出這話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到底是我們覺得這件事本身沒有意義還是你在為自己的無能找托詞。你沒有資本托起孩子的興趣,你再拖孩子的后腿。
2
為啥這個社會都要會說 女生有個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 這有兩個原因 :
1這還是一個以男主外女主內為評價體系的社會
如果是女主外男主內 就會遭受很多周圍的輿論 不過吧 現在生活壓力這么大 也沒有誰有義務要養著誰了 是兩個人共同努力 不管怎么樣 看的是一個家庭的綜合實力 只要過得好 不管誰負責哪一部分都可以? 面子過不去什么的都是一時的
2女性的職業發展周期非常短?
從一個正規大學畢業的女生 畢業就差不多23.24了 工作兩年就26.27了 馬上就會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結婚生孩子 那這個時候很多企業為了人力成本是會考慮勸退或者不會招你 當然這個時候就凸顯了體制內的優勢 因為你在這段時間的一切都有所保障
所以呀 要想有所成就的女性 要么早結婚 在30歲之前把這些事情都搞定 然后專心拼事業 要么晚結婚 等事業都水到渠成了再考慮生孩子? 誰叫整個社會發展的環境對女性都不是很樂觀呢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會說 女性有個安穩工作就可以了呀
3
下午看了個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挺震撼的 ,原來鐵路的建設工程是如此的浩瀚 ,并且還是中國去非洲建設,不容易,我們的工程師手把手教他們,不管是工程師還是司機駕駛還是禮儀人員,只有三集,還沒有看夠啊!希望還會繼續報道。說實話在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非洲總是戰亂,建設了鐵路,難道不會發生武裝分子襲擊嘛?那在那里的中國工程師難道沒有生命危險嗎?這些疑問也沒有人和我解答。
4
今天把這書看完了 看完只有一個感受:以后對于外國自傳要慎重!
要慎重!
要慎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人物的名字都太長了,完全記不住,而且提到的間隔也很長,比如第一章提到了,然后后面第四第五章又提到,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想不出來這個人是誰,雖然并不影響后續閱讀,但實在是不喜歡這種感覺。當初買這本書,我是被封面這句話吸引了“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這本書第一次是在書吧看到的,后來回到家果斷買了,6.30開始閱讀的,說實話讀完下來,沒有太大的感覺,只覺得馬爾克斯的作家之路是前期的很多沉淀,他小時候出生在一個大家族里,每天接觸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人講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翻版,極大的刺激了他的大腦,他從小也喜歡看書看故事,這點和村上很像,村上也是從小喜歡看書,但是他們看書的背景是不同的,村上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最開始對他是帶有引導性的,而后他開始熱愛讀書,上課閱讀下了閱讀除了閱讀就是聽搖滾。馬爾克斯是從他外公送他的一本詞典開始時,激發了他的文字好奇感,馬爾克斯說,這是他成為作家路上一本關鍵的書。而后講述了他顛沛流離的生活,雖然都是輕描淡寫但也能看到他過去的恐懼,在報社上個班,寫過社評,寫過不同文體的文字,雖然他現在回憶起來,當時寫的不是他當時所擅長的文字,但是對他成為作家的路上也有一定的幫助,他提到了生命中遇到的很多貴人,多多少少促成了他走到今天的地步。
他在自傳里提到了他的媽媽,說他媽媽非常堅韌,不管生活多么貧苦(馬爾克斯的二十幾歲之前都過的很苦)都能處事不驚,他談到他媽媽的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當時他們全家搬遷,準備乘船到另一個地方去。馬爾克斯當時提前去問輪船公司職員票價,職員跟他說,12歲一下半票。她媽媽就預留出了買票錢,其他錢全部用來搬家一分不剩(這個時候馬爾克斯家杯水車薪),后來過了幾天馬爾克斯去買票,還是上次那個職員,這次跟他說,十二歲是七折不是半價,這讓他們的預算出了個大窟窿,她媽媽當即就服喪時的孝服去了輪船公司,職員表示無能為力,說:除非在股東大會上修改規定,否則沒法減價。他媽媽說:你說的沒錯,可問題是,要么是職員沒和我兒子說清楚,要么就是我兒子理解錯了,而我則是將錯就錯,現在東西全打包了,準備上船,我們睡覺打地鋪,買彩票菜錢只能用到今天,房子周一就要交給房客。最后經理沉默了,后來他媽媽往地上一坐說不讓我上車,我就不走了。經理傻了說下不為例。他們就順利離開了。可能有時候在走投無路時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因為沒有退后的余地了。
除此之外,我對這本書沒有太深的印象了。
5
本月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