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大三的第二個學期,對于我來說,甚至對于身邊的大多數人來說,這也許就是能以學生定義自己的最后一個完整的學期了。
?光陰似箭,閉上眼睛仿佛還能看到那個拿著行李箱和媽媽一起奔走于陌生的校園報名然后找宿舍的自己。而現在,經過三年的獨自在大學生活的小小磨練,已經逐漸成長為了一個明白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最踏實的成年人。這一點也正是我在大學里體會最為深刻的事情之一。要明白一些道理并不一定非要經歷沉痛打擊,只是從各種小事中越來越清楚地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屬于自己的位置。我們不可能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都能輕易找到同行之人,更不可能所有事情的后果都能與人分擔。所以,只有盡早的明白這一點,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學會為自己的所做所為埋單。
?要做到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就必須先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只有從根本上不過分依賴別人,才能在為人處事上不至于膽怯甚至退縮。而思想,也許“與生俱來”一部分(這里的與生俱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指在有記憶以來在自己生長環境中所見所聞之中逐步形成的個人見解。)另一部分則是更深層次的對事物、社會以及更多方面的從大眾到獨特的認知及其發展產物。對于這一層次思想的形成原因除了接觸的到的事物由簡單到復雜以及通過與周圍人深度交流所產生的思想碰撞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更加豐滿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多讀書。這一點也是大學以來從生活學習中慢慢體會到的。從大一到現在,開設的課程越來越多,所以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同時,也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有所長進的地方實在太多。覺得自己所了解的所有也不過滄海一粟。老師上課所講的東西如果沒有一些背景知識的支撐更是會聽得一頭霧水。常常在想,如果自己懂的多一些,思想也不那么局限,那么很多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所以,也終于切身體會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里究竟蘊含了多么深刻的道理。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而我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也著實有所成長,也一點一點地品味著自己思想的變化。這些只是我在這里有所感悟的事物中的重要一部分,就以此當作任務,更當做對自己的提醒,好讓自己在現在以及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成為一個擁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