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你今晚忙不忙?”“不忙啊。”“不忙咱倆聚一聚呀——我今晚就要走了。”“今晚?不是要呆一段時間嗎?”“臨時有變動。”
好朋友再一次出行,臨走一定要聚一聚的。去哪兒呢?朋友說她在減肥,晚上不想吃大魚大肉。我讓她點,去哪兒,吃什么。她點了離她家不遠的——新市醫院附近,據說是非常好吃、非常火的刀削面。
因為在她家附近,她搶著買單;因為沒多少錢,我也就沒堅持。我們點完餐,邊吃邊聊,店里客人絡繹不絕起來,很快就“座無虛席”了。
這時,一個小女孩來到我們桌邊,細聲細語的說:“我看看是不是路老師……果然是!”看到孩子歡呼雀躍的樣子,仔細端詳一下,很面熟,基本可以斷定是我們遠方的學員。孩子告訴我叫楊XX,是遠方X班的學員。說完,她走向了后面。
這時,孩子媽媽走了出來,非得給我們免單,還給我們拿來兩瓶高檔飲料。我們說什么也不同意,這種小店賺的都是辛苦錢,很不容易,我們做老師的怎么忍心讓人家買單呢!可是孩子媽媽無比堅持,我們也就接受了好意。
其實,作為一名管理人員,我既不給孩子們上課,也很少接觸孩子,孩子家長完全可以“讓到為止”。許多生意人做起生意來面對親朋好友的時候,做到“讓到”已經挺難能可貴了。
這位同學的家長給到我們的無比的真誠和尊重,讓我們的送別既感傷,又溫暖。
吃刀削面就去新市醫院附近的“老字號山西刀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