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想起需要學點什么來充實自我,恰逢家有辨物識數的孩童需要啟蒙,就想趁此機會彌補一下自己的欠缺,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思來想去還是從最基礎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著手比較現實。《百家姓》自己讀的時候都感覺拗口,《三字經》讀的時候不覺得有難度,自己背誦的時候總是前后攛句,對比后還是選擇《千字文》作為入門之選。《千字文》內容沒有重復的文字困擾,同時句句押韻便于記誦。
《千字文》顧名思義由一千個漢字組成、南北朝時期的周興嗣編纂的四字韻文。因其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被翻譯成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版本,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千字文》被分為三部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鳳鳴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作為第一部分講述了宇宙的誕生、日月星辰、氣象物候的變化到人類社會的出現和中國最早的政治制度。“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自縻”作為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如何做人以及個人心性的修養。“都邑華夏,東西二京……矩步引領,俯仰廊廟。束帶矜莊,徘徊瞻眺。”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上層建筑以及與此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首先從一個國家的首都開始,介紹與上層建筑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常識;進一步講述南北朝以前的歷史朝代更迭和歷史人物簡介。
通讀《千字文》才發現古人的文化是如何的底蘊豐厚:短短千字不單包括人類歷史的起源、氣象物候、人文歷史、朝代的更迭,更有自然人、社會人的變化和人類修身養性的規則,可謂之包羅萬象!
《千字文》一書與其它古典文學一樣,都是教化人們的思想,教人為善、辨明是非,告誡人們要尊老愛幼;但不同之處在于它還介紹了有關農業方面的知識和歷史事跡,使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當時的歷史。
《千字文》可謂是歷史著作中的佼佼者,作為兒童啟蒙讀本的它為兒童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更有許多的做人道理,讓他們可以明辨是非,更讓他們擁有了簡單的道德觀;讓他們知道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這些人生哲理的注入會讓他們對日后平淡、快樂的生活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