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熱播,各大媒體上的影評鋪天蓋地。縱觀各方觀點無非是:馬伊俐飾演的“羅子君”應該獨立、吳越飾演的小三“凌靈”被罵成“心機婊”、連她本人都被罵“殘”。大家的討論熱烈程度就要高于電視劇本身了。
經常看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幾年都市情感劇的熱度不高。反而是古裝玄幻、宮斗、仙俠劇的熱度高,比如《花千骨》、《羋月傳》等。但是《我的前半生》的熱播確實燃起了都市劇的“第二春”,我看這兩天《楚喬傳》的更新都變的慢了。
都市情感劇前段時間也有不少,比如《繁星四月》、《一粒紅塵》等,為何《我的前半生》如此火?原因無怪乎以下幾點:一是命題準確從多個維度描繪了現代人的婚姻情感百態,“婚內出軌”的熱度是眼球經濟的保障。二是“反小三”的話題更是現在社會全民圍觀的基石。三是單親媽媽如何獨自撫養孩子的艱難是博得觀眾同情和認同的紐帶。四是演員陣容的強大,靳東、馬伊俐、袁泉、吳越、雷佳音特別是陳道明老師的加盟更是收視率的保障。現在流行的叫法是“自帶圈粉”。當然這一切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社會中存在價值觀危機,因為大家喜歡看和討論的故事恰恰反映了大眾害怕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擔心。好多人或許在故事中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經濟發展帶來的物欲橫流在我們生活中肆意蔓延。
經濟發展帶來的思想解放確實讓離婚率居高不下,為了物質財富破壞家庭的“小三”也確實存在。獨立的精英女性不結婚的也是神一樣存在。但這僅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群體是點不是面,做為文藝作品的創作者不能放大這些點。我想生活在婚姻中的人肯定比離婚的要多,精英女性選擇結婚的肯定比不結婚的多,這是事實無可辯駁的事實,但是《我的前半生》所要傳播的價值觀是有毒的。大家冷靜的想一想羅子君是可造之才,離婚后才能通過努力獲得獨立。現實中又有幾個女人能在離婚后過的幸福?大家可以從自己的身邊看看。電視劇不能為了追求收視率而誤導觀眾,
如果一個沒有能力的女人,不是想得如何挽救自己的婚姻而是決然離婚那就悲劇了。不是每個女人都適合做獨立女性的,挽救婚姻的難度絕對低于成為獨立女性的難度。現在社會讓女性獨立的呼聲很大,但是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出發。要想成功真的不容易,身邊的女性創業失敗賠的底朝天例子太多了。我說這些沒有一點貶低女性的意思,現如今商業社會的競爭慘烈男人創業成功幾率一樣低。生活沒有好不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盲目的追求物質只能是讓自己傷痕累累。大家應該有個正確的價值觀,以下幾點是我個人一點想法僅供參考:一、女人們要智慧的經營自己婚姻,別一天想著“防小三”。哪有那么多小三,你老公既然能把生活過好肯定不傻。他分的清好賴,你要是疑神疑鬼那可就是給他在制造“小三”。二、男人們別總是不知足,“少來夫妻老來伴”,老婆永遠是自己的好。三、正在做“小三”的和想做“小三”的,記住自古“小三”上位的有,但有好下場的沒有。愿以后的都市情感劇的情節設置都積極正面一點,別為了收視率老“放毒”!
婚姻本來就是一場“修行”,沒有多難,大家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