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愛們,離開學還有半個月,你們對大學是否有著極大的期待呢?
我已看到你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想去大學自由自在地浪~
我要在偌大的校園里去唱、去旋轉、去盡情奔跑,去跳那不知名的舞蹈,面對面傻笑,你不認識我,我不知道你,我們都拋下過去,擁抱嶄新,再次變得閃閃發光…
大學生活遠比你們想象中要忙碌神奇。
這些,我想要告訴準大一的你。
關于專業
如果你上了喜歡的大學,喜歡的專業,那么恭喜你,這短短四年你更應該有堅持學習的動力。
如果你為了上較好的學校而喪失了選擇專業的權利,也別灰心,大學之大,在于其包容千萬種選擇,未知最是神奇。
在保證自己能夠拿到畢業證、學位證的前提下,別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性。
關于大學生活
“我在大學的每一天,都與千萬種生活擦肩而過”——大學里,千萬個人有千萬種活法。
不管你是選擇沉迷于學習無法自拔,加入學校組織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還是參加各種社團醉心于自己喜歡的事情,你都能得到足夠的尊重和自由,足夠的鍛煉和成長。
我常常在想我為什么要上大學,也許就是為了這種成長而來。
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條不紊的表達能力,以及溝通交流的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終生堅持學習的能力。
01.不要高看你的空閑時間。
這里的“空閑”時間,指的是除開你上課、你為了學生工作忙前忙后、你下了晚自習回寢室還得哼哧哼哧自己洗衣服、你用一下午去超市采購一周吃喝用的東西等等等等之外的時間。
是完全屬于你,不受干擾的時間。
遺憾的是,你并沒有什么“空閑”時間。
你是一個處于獨立生活之中的人,再也不可能有初高中時,“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待遇,你有太多太多“窗外事”需要去操心費時,所以,珍惜你的“空閑”時間,合理利用它去拓展自身,做一些你一直以來想做的事,不要讓本就不多的時間在你被某某農藥迷得神魂顛倒之時用“double kill”“trible kill”的嘶喊消磨殆盡。
02.接受生活給你的種種挑戰
希望大學能賦予你很多“第一次”的意義,第一次上臺演講,第一次一本正經地表演節目,第一次參加比賽,第一次制作、解說課堂ppt,第一次獨立完成一個實驗,甚至是第一次解剖小動物…
太多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從生疏死板到駕輕就熟,我們都只是生活的初學者。
希望你能心安理得接受生活帶給你的種種挑戰,不要逃避也不要畏懼。等過了一兩年或是畢業之時,你再回頭來看,那個很難過的坎兒帶給你的,是非凡的價值和意義。
03.學生組織,如果要加,別超過兩個
如果說我的大一有什么血的教訓,那就是,我加了三個學生組織。
并不是說它們的存在毫無意義,完全浪費了我的時間,實際上我在其中所收獲到的成長、價值觀和歸屬感,是我過去十幾年來的經歷都不能比的。
但致命的一點是,我沒給自己剩下什么個人時間。
光是三個學生組織的每周例會,就讓我晚上十一點才能回寢室,讓我指不定哪個晚上就要跨越南北區的距離,讓我中午十二點下課之后空著肚子用十分鐘趕去開會,開完會時間差不多接著上下午的課。
上黨課上到一半得從后門溜出去,因為廣播臺播音要遲到了。
雖然很愛這種充實到神魂顛倒的感覺,但身體和精力吃不消。
除了學生工作,學習仍然是你我的本職任務,學習、綜合素質的提高、享受生活一個都不想落下。
剛上大學,不會有誰的目標只停留在期末考試及格。
但事實是,不知從何時就會冒出來的工作搶走了你上課聽講的心思,占用了你的課余時間,于是只有考前一兩周來抱佛腳,“一天一本書,一周一學期”就是這么來的。
我承認有些大神在無數個學生組織身兼多職還游刃有余,能夠氣定神閑地上課、玩耍,一年下來學分績點比誰都高,年年拿獎學金。
那,只是把時間管理和工作效率做到極致的個例。
偶爾的個例之下,也一定犧牲了很多你看不見的東西。
關于寢室
或許寄宿生活已是你初高中的常態,但不同的年齡段,又是一種不同的表現。
你面對的是天南海北的姑娘/小伙子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習慣甚至不同的性取向,這些,你都無法預料。
每天十一點準時上床睡覺的好少年和半夜三四點手機還有光亮的夜貓子可能會分在一個宿舍,不修邊幅的ta和有小小潔癖的ta很可能就是上下鋪,喜靜的ta和愛熱鬧的ta往往會讓宿舍氣氛變得超級尷尬…
而這些陰差陽錯,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會伴隨你四年最重要的大學時光。
如果你學不會包容、克制,以及適度的忍讓,你的大學寢室生活將會是你的噩夢。
這是你們共同居住的地方,你們低頭不見抬頭見,共用一個洗手間,以及共用這十幾平米的空間。
我聽見過太多人抱怨室友的邋遢、吵鬧甚至是神經質,忍無可忍的舉動分分鐘想讓人打一架,
我也只能勸著說“溝通一下吧,或許會好點呢?”
對,遇到這種事情,溝通,是上上策。
而你所希望的換寢室,沒有什么大事(類似于大打一架、生命受到威脅的大事)的話,輔導員是不會如你所愿的。
你必須要考慮到現實——宿舍分給各個專業的床位有限,你想換去哪?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知之明,如果他的舉動確實不堪到讓眾人群起而攻之,他自己應該多多少少會改變一些的吧。
上大學,大家還是要點臉的。
如果你在大學寢室這個是非地幸運地遇見了幾個性情相投的ta們,記得來告訴我。
周末一起去high歌,在漆黑的夜晚壓馬路拍合照把腿P得超級長,在寢室親密無間打打鬧鬧,會有時而嚴肅時而逗逼的寢室長,會有一言不合就撒嬌的小可愛,有你,有ta…
總之一句話,平淡如水是常態,親密無間是幸運。
關于家庭
她早上六點習慣性起來給你做早餐,突然記起你已不在家。
她下班趕回家想著給你做飯,突然記起家里已經沒了人急著吃飯。
他夜里想端一杯牛奶給你叫你早點睡,突然看見你臥室已是漆黑一片。
以上的場景很夸張,道理也就是這么個道理。
你的解放你的自由,有一部分是離開他們。
而他們,在日常上班生活之余只能遙遠牽掛著你。
你有沒有經常熬夜熬壞了身子。
你有沒有為了減肥不好好吃飯。
你在學校的人際交往有沒有遇到什么難題。
經過高三一年的神經高度緊張,他們更多關心的是你的大學要過得開心快樂。
……
不管大學生活令你有多樂不思蜀,不管學生工作如何令你忙得暈頭轉向,記得經常給家里打個電話,告訴他們,別擔心,我很好。
放假盡量多陪陪他們吧,哪怕是出門散個步。
你看到他們等你放假回家時像小孩一樣的笑容了么?
跟接到你的電話時一樣。
關于人際交往
恭喜你,又來到了一個小社會,更與生活接軌,偶爾被現實嚇得大跌眼鏡。
01.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你大可摒棄你初高中所有設定好的性情和脾氣,這里,沒有人會知道你的過去,你可以塑造任何一種自己想要的性情。
若你想改變自己的內向,就試著每天多認識一個新朋友,多試著邁出交談的第一步,校園里偶遇記得多打招呼;還有,要微笑。
若你想減少自己的浮躁,就試著每天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冥想,反思有哪些地方自己做的確實欠妥,下一次,怎樣能做得更好;多看書,紙張中的精神世界讓你有能力沉下心來,對抗虛妄。
雖深知“生性如此”,也總可以朝好的方向靠近一點點,也不枉“大學”這個新天地了。
那宮殿里一扇扇雕刻華美的窗子,推開它,讓風吹進來,吹到你的臉上,讓雨飄進來,打濕你的衣襟,讓空氣都變得與之前不一樣…那才是你關于大學最真切的感受。
不需要認識很多人,不需要“很多”朋友,“交心”二字在大學這個“大”地方可能短時間內有些困難,不要怕,想想自己又有哪一次的“交心”是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里找到的呢?
02.社會,社會
大學與社會,說不清是接軌還是碰撞。
你會看到很多斤斤計較,很多吹毛求疵,以及某些不太正大光明的利益至上。
學校的大型活動需要周邊商鋪的贊助,周邊商鋪生意的興隆近乎全靠大學的人口養活。
門口的超市永遠減價促銷,永遠人滿為患,理發店、網吧、服裝店可以排一條街。
一天24小時生活在校園里的你,即使不怎么關注,也可以感受的到這種碰撞,好像“與社會接軌”是大學天生的使命,“商業化”是好事也是壞事。
創業、掙錢的風氣無處不在,那是一種津津樂道的實用主義。
你會迫不及待思考你的專業能干些什么,你該如何才能掙更多的錢,然后不安,然后焦慮。
你會看見很多還沒畢業就已展現出其“商業頭腦”小有成就的學長學姐,然后希望自己也有成為下一個ta的可能。
社會水很深,但總要學著趟趟水。
想去就去吧,趁你還能犯錯的時候。
關于感情
不好意思暫時沒經驗,下一個。
年少的愛情最是歡喜,是小鹿亂撞,是怦然心動,是我無法描繪出的更多的歡喜。
愿你永遠保持初戀般的心動與好奇。
寫在最后:
人生的某個階段,生活會給你做減法,于我而言,大學好像就是這樣的階段,慢慢從你生命中剝離一些東西,你以前的所有經歷,好像都不那么重要了。
在消失,在淡忘,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新的自己。
雖是減法,但它又在不斷地添加,讓你具備某種能力,讓你發現自己某方面的潛能,這個“發現”可能會在大學伊始,可能會在畢業之后。
慢慢來,別著急。
希望你有個令自己滿意的大學生活。
【本寶寶不定期更新大學干貨,歡迎持續關注→給你們筆芯喲~】